一、选择题
1.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答案:C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C
3.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A选项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就是班级建设。在班级建设过程中,难免要整合各种教育影响,形成合力,使其为班级建设服务。
4.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答案:C
5.什么是班级文化?你是班主任的话,你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C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答案:B
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或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8.“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答案:C
二、名词解释
1.社会抑制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已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4.负迁移
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负迁移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以及知识的正确掌握。
5.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6.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7.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效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即测验的有效性。
9.性格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017年湖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题及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