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唐诗简单精选十首

时间:2023-02-16 02:5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儿童唐诗简单精选十首。欢迎阅读参考!



1.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一

  出塞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令有说法,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2.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二

  山行

  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3.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三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4.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四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 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日本人掠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5.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五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6.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六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注释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7.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七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8.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 yú):是指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本草纲目》吴茱萸【集解】苏颂引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道,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厄,宜令急去,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高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故人至此日,登高饮酒,戴茱萸囊,由此尔。”由此可见,王维诗中的茱萸,当是指吴茱萸。

9.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九

  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10.儿童唐诗简单精选 篇十

  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pI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