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易懂的成语故事]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心腹之患

副标题: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心腹之患

时间:2022-03-30 04:01: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婴幼儿# 导语】心腹之患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īn fù zhī huàn,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的隐患。以下“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心腹之患”由©文档大全网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心腹之患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而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吴王之位后,为报父仇,励精图治,后来大败越国,并乘胜攻入了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率领着仅存的五千残兵败将退到了会稽,并派人向吴国求和。


  吴国的大臣伍子胥对夫差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今天要是大王不一举歼灭他,将来一定会后悔。”可是吴王夫差因为这次的大胜而骄傲自满,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劝谏,下令准许越国议和。吴王大胜越国以后,夫差自以为从此可无后顾之忧了,于是一心想到中原和晋国、齐国等国家比试比试,分个高下。而这时的越王勾践时刻不忘丧国之耻,卧薪尝胆,越国的国力渐渐恢复起来。伍子胥又规劝夫差说:“勾践一餐没有两味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将打算有所作为。这个人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得了心腹疾病。(原文是:‘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可吴王还是不听伍子胥的规劝。由于他连年用兵,结果国力空虚,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消灭了。





  成语“心腹之患”由“心腹之疾”演变而来,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


  例句:这个心腹之患一天不除,就一天不得安宁。


  典故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伐齐,越王勾践带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夫差特别高兴。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


  【原文·出处】


  吴将伐齐,越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吴人皆喜,惟子胥惧,曰:“是豢吴也夫!”谏曰:“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于我。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越不为沼,吴其泯矣,使医除疾,而曰:‘必遗类焉’者,未之有也。《盘庚之诰》曰:‘其有颠越不共,则劓殄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邑。’是商所以兴也。今君易之,将以求大,不亦难乎?”弗听,使于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反役,王闻之,使赐之属镂以死。将死,曰:“树吾墓梵槚。槚可材也。吴其亡乎!三年,其始弱矣。盈必毁,天之道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节选





  【释义·点评】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讨伐齐国,越王勾践率领众臣子携带丰厚的礼品朝见吴王阖闾,吴王和许多官员都得到馈赠,上上下下一片喜悦,惟独伍子胥对勾践此举感到忧惧。他认为,勾践的行为不过是“豢养吴人而已”。言外之意是,勾践表面殷勤,实际是想宰杀吴国。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


  “心腹之疾”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例句——《战国策·赵策一》:“韩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将伐之,何如?”《吕氏春秋·知化》:“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


  后“心腹之疾”也作“心腹之患”。例句——《后汉书·陈蕃传》:“今寇贼在外,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三国志平话》卷中:“今有心腹之患,备困于夏口,惟存残将,无计得脱。”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夫天下事惟心腹之患为最可虑,而况乎宜昌为西北门户耶?”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心腹之患.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qM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