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导语】双减后四川省首个期末成都小学一二年级如何考试已发布。®文档大全网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供您参考。
这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一个学期。根据成都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每学期末可由学校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作为“双减”后的第一场期末考,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充满未知:不能“纸笔”考试,这学期怎么考?考试难度如何?孩子能不能“考好”?
连日来,成都各小学陆续迎来了“双减”下的第一次大考——期末考。走进各学校进行深度探索,告别传统的纸质考试后,成都的学校究竟如何将政策要求与育人理念相结合,让曾经“一锤子”考核改变为“全过程”评价的。
期末不能“笔试”
只考怎么“玩”
冬奥小歌手、小小作词家、能说会道……7日上午,成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万科分校的二年级孩子们迎来了主题为“萌虎迎冬奥”的五育融合项目式乐游园活动,在“传统文化工艺馆”“中外文化交流馆”“奥运体验馆”三个“场馆”内的10个环节中,开启了一趟奇妙的闯关之旅。
取消笔试,怎么考?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万科分校副校长文陈平认为,评价要着力培养学生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学生在‘闯关’这个‘大综合’项目完成的进程中,自然实现学科、学段的‘两融合’学习与评价。其中,各分项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更指向综合素养,注重融合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与评价自然发生。”
成师附小万科分校把“期末考试”设计成了一个大型“闯关”项目。与简单的某个关卡只考核数学或语文能力不同,每个项目都融合了不同的科目,比如在“传统文化工艺馆”内,通过孩子们辨别材料、剪出团花、形容剪纸过程等,考察语文方面的信息提取能力与表达沟通能力,美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等。
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整个“考试”过程,更像参加了一次大型的“游戏”。
“我今天玩得很开心,也很有收获,因为我学会了正确使用钱来买东西!”二年级四班的韩雨辰很快地就完成了各项“闯关”,对于这样的“考试”特别喜欢。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李铭夏也对“边玩边考”很满意:“我很喜欢跳绳,也很喜欢展示自己的特长,所以我最喜欢冬奥体验馆的闯关游戏。”
学生喜欢家长支持
老师有压力也有动力
一年级的孩子们身着各色动物服饰,手拿“萌娃乐交友”闯关卡闯关。“我最喜欢的是写贺卡那一关,我想给同桌写一张祝福贺卡!”一年级二班的胡宇鑫说。而另一位一年级小朋友则对“奇趣游戏馆”里的数学游戏感兴趣:“六年级的姐姐问我12等于哪几个数字相加,我一下子就算出来了,因为上课的时候老师都给我们讲过啦!”
对于该学校二年级的同学来说,这是他们第二次参加没有“笔试”的“考试”,和刚入校的一年级孩子比起来,更“沉稳”。大家拿着任务卡,参加每一个项目,最终获得此次考试的“作品”,全程井然有序。“这一次的活动更丰富更有意思,每个项目我都喜欢!”二年级一班的侯明江很喜欢这样形式的“考试”,希望自己高年级的时候也能当“小考官”。
一二年级期末无“笔试”,家长们的反馈令人出乎意料,很多家长表示非常支持。学校一位二年级同学的妈妈告诉我们“双减下的乐考让孩子们幸福指数更高”,还有一位妈妈甚至“羡慕”孩子如今有趣开心的考试,她开玩笑道“真是没遇上好时机”。不过,对于“笔试”的取消,也有家长表示担心,孩子明年上小学的杨爸爸害怕“这样下去,孩子高年级开始‘笔试’以后是不是就真的是开‘盲盒’了”。
“事实上,看似‘轻松’的考试,其实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学校二年级组长张译丹老师谈到,因为这场期末考核不再是单科形式,出一套题就可以了,而是要通过活动设计来考核孩子们的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孩子所学知识与核心素养在生活场景中的运用和创造。“这对老师来说有压力,但更有动力,会促进老师们主动提升专业水平。”
让孩子“玩”出“水平”
改变的是育人理念
取消“笔试”后,如何消除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效果的疑虑?学校如何在不进行笔纸考试的状态下,对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如何让孩子们“玩”出“水平”?看似吵吵闹闹、快快乐乐的各类“考试嘉年华”“考试游园”“考试闯关”,背后其实有着充分的教育目标设计,展现的是育人理念的改革。
以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万科分校为例,我们了解到,这样非纸笔评价的“玩”考学校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从2019年1.0版本的,到2020年2.0版的“悦学乐考游园”,直至今年3.0版的“大综合”学评。
“经过三阶评价探索,我们已逐渐实现着由‘分科测评’到‘综合评价’、由‘浅表游园’到‘深层学评’、由‘小综合’到‘大综合’的评价迭代。学校更深层地创新了评价理念,指向评价育人。”副校长文陈平介绍道,区别于曾经的期末考,如今学校对学生采取“双评价”,“一是持续整个学期的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成果展示、主题演讲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学科知识与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价,占全期总评的40%。二是期末实施的‘大综合’学评活动,通过真实任务情境,对学生自然而综合地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占全期总评的60%。”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学校在通过对一、二年级评价方式改变的过程中,还走出了一条“混龄教育”的新探索。与部分学校以老师或同学作为小考官不同,该学校“大综合”学评活动中,将六年级的学长学姐融入评价过程。让学长学姐们作为校园伙伴,为低段同学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评价活动提供帮助。
“小朋友们,不要紧张哈!”“很好很好,你跳绳比姐姐还厉害呢!”“找不到教室了吗?需要哥哥帮你吗?”……这些六年级的孩子有的做教师现场评价的“助考官”,有的做疏散引导的“指挥官”,有的做复试指导的“参谋长”,按要求“考核”学弟学妹的过程中,周围也有高年级的老师们也对他们表现出的乐于助人等高学段该具备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价,实现了学段融合双向成长。
期末考试“大变天”
成都各校出“奇招”
事实上,除了成师附小,“双减”背景下,面对低年级的期末考试“大变天”,除了把“玩”作为考核的新模式外,许多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不同探索,可谓各出“奇招”,各显“神通”。
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大数据融入评价考核。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就实行了分项考核评价方法,将“线上智慧测评”与“线下乐考活动”相结合。期末测评以分类达标的形式进行检测,把
平时的过程性评价,作为期末总评的依据,然后把期末考试设计成班级游园活动形式,让孩子在考试中体验愉悦和成功,增强自我成就感。最终学生的评价方式以平时成绩(30%)+模块测试(30%)+综合活动(40%),以优、良、合格、不合格的方式评定等级。
主张过程与结果并重,综合开展学业发展质量评价。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不仅将学习习惯与学业水平并举,且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将结果分析与结果运用并行。形成“三级分析”模式,教务处整体把握各年级、各学科学业发展情况,找准优劣势,优化评价方案,提出教研组改进建议;教研组结合学校要求,针对本学科各项评价结果,分析长短板,查找原因,寻找改进策略,撰写年级学科学业质量分析;教师将学校和教研组的分析内化为改进措施,针对不同水平层次学生提出具有可操作的改进措施,撰写班级学科学业质量分析。
有意思的是,都江堰市李冰小学结合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城市文化旅游基因,综合运用“关键表现记录”“激励性评语”和“增值性评价”方式,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发展情况,通过在校内设置“景区售票处”“鱼嘴”“飞沙堰”“离堆”“宝瓶口”五个评价点。由“导游”(家长志愿者)带领学生在水利工程“观光”的过程中,完成“校内学科综合素养评价+五育成长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
各个评价点由学科教师采用现场口试、动手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教育浅评
是时候转变教育理念了
最后,笔者想说,小学一、二年级的期末考核,没有了试卷,没有了“题海”,让他们玩着乐着就完成考试,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事情,是科学和正确的做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想法,对游戏又有着天然的好感,让他们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得到认可,更能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出想学、要学的想法。
当成绩不再是试卷时冷冰冰的分数和排名时,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也会得到保护,他们的思维也必将更加开阔。这些改变或许也在提醒家长们,是时候转变教育理念了,比起死记硬背地刷题,让孩子掌握知识本身,懂得学以致用更加重要。
对于学校而言,取消笔试,创新期末考核方式,开展“考试嘉年华”“考试游园”都是很好的尝试,但改革创新不能只是表面功夫,不要让这样的“考试”变为“走过场”。改变了考核形式后,接下来或许该深入思考:研究出如何更科学边玩边考?评价细则如何制定?考后教研如何开展?与接下来的年级如何衔接?
那么,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新期末考试”,
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