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科学防疫方法12条-日常科学防疫的正确方法

时间:2021-06-29 00:09:3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 导语】2021年悄然而至,新冠肺炎疫情却还未彻底结束。春季又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常发、多发季,同时春节临近,上海将迎来人员流动、聚集高峰,疫情防控将面临更大风险,更需要全社会合力。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文档大全网教育频道!

【篇一】日常科学防疫的正确方法


  一、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二、出现可疑呼吸道症状时怎么办?

  1.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就诊时患者和陪护人员均需要佩戴口罩。

  2.如有可疑流行病学史,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前往医院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3.生病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不带病上班、上课,确需外出时要佩戴口罩。

  4.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肘部掩住口鼻。

  5.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及时清理被污染的区域和物品。

  6.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至医院开展进一步治疗。

  三、新冠肺炎预防措施有哪些?

  虽然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牢记防疫“三件套”、做好防护“五还要”。

  防疫“三件套”: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做好个人卫生。

  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继续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如近期曾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曾与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应主动报告卫生部门,并进行健康监测和新冠病毒检测。

  四、口罩佩戴指引

  1.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相关陪同人员,赴医疗机构就诊或前往公共场所(场合)时,必须佩戴口罩。

  2.相关从业人员在岗期间,依据执业规范和有关规定,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等)。

  3.乘坐轨道交通或长途客车,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4.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5.提倡个人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空间内、人群密集区、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建议视情况佩戴口罩。

  五、正确洗手方法

  “洗手”是指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洗手。正确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多种传染病。洗手时需采用正确洗手方法,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七步洗手法牢记这句口诀:“内、外、夹、攻、大、立、腕”

  1.内:手掌,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

  2.外:手背,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

  3.夹:两手夹起来,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4.弓:手指弯成弓状,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

  5.大:大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

  6.立:手指立起来,指尖在掌心揉搓。

  7.腕:清洗手腕。

【篇二】日常科学防疫的正确方法


  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游玩需谨慎。旅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开热门景点或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

  紧绷防控之弦。假期要继续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并密切关注前往地区疫情形势,如旅行期间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升级,返鄂后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健康监测和管理。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居家预防传染病小妙招

  1.冬天正是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早晚易受凉,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随着气温增减衣物,使身体逐步适应环境气温;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虽然天气渐冷,但在每天至少保持三次以上的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均衡的饮食都有助于调节我们身体的各项机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

  5.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尽量不食垃圾食品,食物烧熟烧透,隔餐的食物要加热,不食过夜的剩菜;

  6.多饮温开水,不饮用生水,不食用冷饮及冰品。多食当季水果,适量补充维生素;

  7.生命在于运动,保证适量的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从而降低被感染风险。

  户外预防传染病小妙招

  1.带孩子外出时,家长和孩子都应该佩戴好合适的口罩,不要用手触摸口罩的外部,以免病菌转移到手部。

  2.外出时,路途较近的建议选择步行,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必须乘坐公共交通时做好个人防护。

  3.尽可能选择去一些人口稀少、不密集的场所,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不要凑热闹。

  4.注意卫生措施,建议使用手套,教育孩子不要触碰公共场所的物品。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儿童一次性消毒湿巾等消毒物品;教育孩子不要吃手、揉眼睛、鼻子,孩子触碰外界物品后及时消毒。

  5.在外就餐时,要去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就餐,不要吃“三无”食品和“垃圾”食品;在外旅行时,要少吃辛辣食物,尽量不吃路边摊上的食物;切勿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6.带孩子出门时家长要注意把握时长,医用外科口罩最多使用四小时;

  7.返家后,应先脱衣服换鞋,*露在外部的皮肤做好清洁,再进行手消毒(有明显污物的情况下,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擦干后再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洗手结束后,家长一定要检查孩子是否彻底冲洗干净,再用洁净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养成清洗鼻腔和漱口。外出穿戴的衣物要用酒精消毒或挂在通风处,如怀疑沾染病毒或异物,应及时清洁并消毒。

【篇三】日常科学防疫的正确方法


  1、出门戴口罩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勤洗手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3、外出回家消毒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4、不要共享个人物品

  牙刷,毛巾,剃刀,手帕和指甲刀都可以是传染因子(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来源。在幼儿园,孩子通常会被教导共享玩具,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手。尝试记住不要把自己的个人物品与别人共享。

  5、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

  本着同样精神,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包括个人清洁,还包括在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巴的传统做法。为什么这在没有生病时也很重要?因为对于大多数传染,致病微生物在症状出现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增长和分裂。咳嗽或打喷嚏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些病菌。建议用手臂,袖子遮住嘴,而不是用手。

  6、使用安全烹饪方法

  不良食品制作和饮食习惯常常是造成食物性疾病的原因。事实上,微生物喜欢所有食品,特别是放在室温环境下时。冷藏可以减缓或阻止大部分微生物生长。给熟食和生食准备单独的砧板,并在吃之前确保清洗所有水果和蔬菜。

  7、做聪明的旅行者

  在旅途中很容易感染传染病,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时。如果旅游目的地的水值得怀疑,请务必准备安全水源,如瓶装水用来饮用和刷牙。吃煮熟的食物,避免生吃水果和蔬菜。建议根据旅游目的地更新所有免疫接种。

  性传播疾病可能是最容易预防的传染病。聪明的采取有关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把传染性细菌或病毒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8、不要抠鼻子(或嘴和眼睛)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禁忌,也会导致各种疾病传染。环顾四周,会发现许多人把手放在自己的脸上。许多微生物喜欢鼻子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以及眼睛和嘴巴的粘膜覆盖表面等。避免触及这些区域,就很容易预防传染病。

  9、谨慎接触动物

  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叫做“动物传染病”,它比人们知道的还要普遍和常见。如果养有宠物,应确保它们获得定期检查,接种疫苗。

  10、保持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春季天气乍暖还寒,人体的阴阳平衡容易出现紊乱,会出现头晕、头胀、乏力、嗜睡等,每天保证7至8个小时以上睡眠。

  11、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

  平时的活动场所尽量选择露天或是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到密闭的环境中逗留,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少乘坐飞机、空调火车或是空调大巴,少去有中央空调的大酒店或大商场。

日常科学防疫的正确方法.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KI.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