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时间:2022-12-12 00:5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天©文档大全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5341465268726103.jpg

1.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1.字音

  鱼凫(fú)石栈(zhàn)猿猱(náo)

  万壑(hè)赝品(yàn)巉岩(chán)

  喧豗(huī)砯崖(pīng)崔嵬(wéi)

  扪(mén)参(shēn)以手抚膺(yīng)

  2.文学常识

  《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九百多首,诗风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真正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标准,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词类活用

  猿猱欲度愁攀援:意动用法,以……为愁苦

  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

  砯崖转石万壑雷:使动用法,使……滚动

  侧身西望长咨嗟:名词作状语,向西

2.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1)通假字

  ?以为轮,其曲中规(“?”通“?”,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通“至”,达到)

  (2)古今异义

  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古义:金属制的*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4)一词多义

  于: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取之于蓝(从)

  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

  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而见者远(表转折)

  锲而舍之(顺承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

  者: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

  焉: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词)

  (5)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师说

  1.字音

  句读(dòu)阿腴(yú)奉承老聃(dān)

  蟠(pán)经传(zhuàn)贻(yí)笑

  2.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倡导者,他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3.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

  4.古今异义

  (1)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或“……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小学: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6)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7)不必: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5.一词多义

  ①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②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③其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④于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⑤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6.词类活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而耻学于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小学而大遗(小: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7.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

  ②介宾短语后置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被动句

  不拘于时

4.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王无罪岁(“无”通“毋”,不要)

  2、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凶,古义: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河:黄河)

  2、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更;今义:增加)

  3、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4、数罟不入洿池(数,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6、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7、然而不王者(然而,古义:这样做了,却……;今义:表转折)

  8、寡人之于国也(徐徐语文坊)(寡人,古义: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今义:孤家寡人)

  9、请以战喻古义(古义,请允许我;今义:请你)

  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义(则,古义:那么;今义:这)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徐徐语文坊)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士兵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士兵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填然:拟声词,咚咚地。鼓:名作动,敲着战鼓。之:凑音节的助词。走,逃跑。或:有的。而后:然后。)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不行,(那些人)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直……耳……:只是……罢了……。是:这。是亦走也:判断句。)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可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胜:完。养生:供养活着的人。(徐徐语文坊)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憾:遗憾,不满。)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七十岁的人穿绸食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君王,还不曾有过。(谨:形作动,认真从事。庠序: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申:反复陈述。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徐徐语文坊)然而:这样却。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只要)大王不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第一个“食”:吃,第二个“食”:食物。检:制止,约束。涂:通“途”。饿殍: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成。是何异于……:这和……相比,有什么不同。罪:归咎,归罪。斯:则,那么。)

5.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劝学》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2、日参省乎己(“参”通“叁”,多次)

  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日晒)

  二、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金就砺则利(徐徐语文坊)(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参考)

  5、声非加疾也(疾,古义: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今义:疾病,快)

  6、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寄居存身,藏身;今义:放在)

  8、用心一也(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9、蟹六跪而二螯(跪,古义:蟹腿;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10、下饮黄泉(黄泉,古义:泉水;今义:迷信中的地府)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君子生非异也(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贤能的人)

  2、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利的爪牙,强的筋骨)

  四、重点句子翻译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火加热使它弯曲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圆圈),即使又被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用火加热使它变成这样的啊。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就直了,金属XX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多次省察,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中:合乎。輮:通“煣”,用火加热使弯曲。(徐徐语文坊)以为:把……制成。曲:形作名,弯度。虽:即使。有:通“又”。槁暴:晒干。金:金属XX。就:接近,靠近。博学:广博地学习。而:表递进。参省:多次省察。乎己:于己,对自己。知:通“智”。)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假:借助。水:名作动,游泳。绝:横渡。生:通“性”,资质,禀赋。)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无法远达千里。(跬步:每一小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雕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徐徐语文坊)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夹,然而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寄居存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用心:因为它用心。跪:蟹腿。寄托:寄居存身。)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复习.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z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