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3-06-12 09:5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 目:新农合对婺源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影响的追踪调查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1]。2006年初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将调整相关政策,加大力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2]。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通过对新农合在婺源县实施三年以来对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在新时期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至关重要,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解体,在农村医疗保障中曾占主导地位的旧的合作医疗制度失去了集体经济的依托,纷纷开始解体。2002年底近90%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覆盖。农村居民小病不看,小病拖成大病,导致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频繁发生。因此,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合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这不仅可以使农民的健康得到保障,也是降低贫困的一种策略[3]。2003年1月10日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中指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病特别是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目的是为了探讨新农合是否能够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是否能够减少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的筹资障碍,提高对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通常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指标主要有: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卧床率、两周休工休学率等。反映居民对卫生服务利用的指标主要有两周就诊率、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年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率等[4]。许多学者对试点县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需求方面:参加新农合以后,参合组农民两周患病率高于自费组,慢性病患病率参合组低于自费组[5],均低于全国水平[6]。(2)利用方面:参合农民对卫生服务利用高于未参合农民[7];两周就诊率、住院率高于自费组,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应住院而未住院率则低于自费组[8];可见,参加新农合对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3)就诊流向方面:参合组农民门诊就诊地点以村卫生室为主 [5],住院地点主要选择在乡镇卫生院以及县医院,但对乡镇卫生院的利用仍然不足[6]。(4)对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用方面:新农合对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一定的作用[9],但仍需采取与其他措施结合的方式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比如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结合的方案[9]、从降低住院外部风险入手防止因病致贫[10]、有效控制费用过快增长[11]等。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还处于试行阶段,试点县农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利用状况总体上要好于对照县农民[12]。本次课题是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婺源县新农合实施情况连续三年进行追踪调查,动态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的变化,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进行的是纵向对比研究,目前运用此类方法进行研究的报道尚属少见。
  三、 本课题研究内容
  1.婺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作用分析,包括贫困户构成以及致贫原因分析;
  2.婺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门诊、住院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分析;
  3.婺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就诊、未住院原因分析;
  4.婺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地点选择,包括门诊及住院地点的选择;
  5.婺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出院情况及原因分析。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调查对象为婺源县长年居住的农村居民,贫困户的界定以民政部门资料为准。参照卫生部推荐抽样方案,在全县范围,将所有乡镇按农民年人均收入水平排序,采用百分位数法于33.33%和66.67%两点截断分为三层,每层按累计人口数随机抽取一个乡镇,每个乡镇再以同样方法抽取三个行政村,在样本村以门牌号码排序,随机确定第一个门牌号码,依次调查70户。为保证资料的可比性,追踪调查与基线调查所抽样本乡(镇)及样本村相同。
  2.调查方法
  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由调查员通过询问户主逐户填写调查表。调查表参考卫生部推荐的基线调查表,经过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按实际情况调整,调查员由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担任,由县卫生局、农医局组织人员配合工作。
  3.调查内容
  (1)调查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教育、就业、健康状况、就医状况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
  (2)调查前两周病伤情况、就诊情况、半年慢性病情况、一年住院情况、未就诊(住院)的原因等。
  (3)调查的贫困户情况,致贫原因构成等。
  (4)农村居民门诊患病就诊地点的选择以及住院地点的选择等。
  4.调查资料的收集与统计
  在调查过程中除填写相关问卷及调查表外,还要收集下述相关资料:
  1.婺源县有关社会、经济、文化、卫生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资料。
  2.合作医疗管理资料。
  3.已有的数据和研究资料:03、04、05年婺源的调查报告以及查阅的国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等。
  资料统计分析:经核查后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库全部转入SPSS1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5.质量控制
  1.调查方案、调查表的设计
  调查方案经相关专家论证,主要是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的选择原则、收集资料的内容、调查表中的指标等。并在前三次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完善调查表格和调整调查方案。
  2.调查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调查员由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担任。在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目的是使调查员明确调查目的和意义,了解调查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理解调查表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询问要求,掌握询问技巧。
  3.明确调查人员的职责
  对每一位被调查者询问完毕后,应检查是否有漏洞或需要进一步深入询问的内容,需要时应继续询问。同时,调查完后及时与村干部进行核实,以确保填写内容真实、可靠。
  4录入数据之前要对调查表进行核查,并对数据进行逻辑检错校对更正。调查数据由专业人员录入,用玛叶指数来检验家庭入户调查数据的质量。
  6.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设计调查方案并制定调查表;
  (3)对调查现场进行抽样,确定样本乡、样本村;
  (4)资料收集:采取定量和定性调查;
  (5)资料整理、录入及分析;
  (6)撰写论文
  五、 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研究目标:通过基线调查与追踪调查比较,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对农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影响以及对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作用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保障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主要特色:本次研究是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婺源县新农合实施情况连续三年进行追踪调查,动态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的变化,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进行的是纵向对比研究,目前运用此类方法进行研究的报道尚属少见。
  工作进度:20XX年5月15日至8月4日
  第一阶段 4周 文献查阅、课题设计、综述撰写
  第二阶段 2周 现场调查、资料收集
  第三阶段 4周 录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论文撰写
  第四阶段 1周 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等
  第五阶段 1周 论文答辩、交流、评比等
  六、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2002年10月19日 )
  [2]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农发[2006]13号)
  [3] Yuanliliu.2004.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 ,19(3):159-165
  [4] 李鲁.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3,138-140
  [5] 张歆.参合与自费农民对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比较研究[J].卫生软科学, 2005,19(5):300-302
  [6] 李晓梅,罗家洪,董留华,等.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卫生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2(5):8-10
  [7] 田庆丰,刘新奎,雷卫河,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J].郑州大学学报,2005,40(4):631-633
  [8] 左延莉,胡善联,刘暴,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6,9(5):223-225
  [9] 陈迎春,徐锡武,王蓉,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效果测量[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8):26-28
  [10] 贾晓蓉,陈兴宝,张文忠,等.上海市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防止因病致贫能力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6,1:34-35
  [11] 徐润龙,叶真,曾国经,等.浙江省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对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的作用评价[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4):36-37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评估组.发展中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评估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vm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