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课件【三篇】

副标题: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课件【三篇】

时间:2021-10-30 22:56: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课件

  1、通过自学,学生能准确理解难以磨灭、褴褛、顽强等词语意思。

  2、借助读、议、感悟相关训练,理解关键句段。

  3、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列宾创作名画的原因及过程,体会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感受他们身上不屈的力量。

  教学重点:学习名画诞生的原因及创作过程,体会列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他们不屈力量的赞颂。

  教学难点:在重点语段的学习中,学会理解关键句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解读,感受名画。

  1、出示课题,了解名画。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幅名画的诞生》。(齐读课题)回家预习了课文这幅名画的名字?(板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这里读qian,它还有一个读音,交流、组词。理解:纤夫师:纤夫就是以为他人拉船为生的人。

  2、介绍列宾。

  (师作简介。)

  3、介绍名画在这幅画面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生动地刻画了纤夫的内心世界。除此以外,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所以这幅画在1873年展出的时候,评论家认为这是俄罗斯画坛的奇迹。

  4、借助朗读,感受名画。

  1)了解画面内容师:让我们带着对这份了解,一起走进名画,课文的第一节就写了名画画面的内容,轻声快速读,想想按作者描写的顺序,画中分别画了些什么?小结并引读:作者就是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画面所画的(怎样的)天空?怎样的伏尔加河?

  2)齐读第一节,理解纤夫的艰难。

  师:那么又是怎样的纤夫呢?让我们读这段文字来感受。背景介绍,体会纤夫的苦难。

  (出示投影)19世纪60年代的*正是*历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纤夫们往往为了挣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了解背景后引读第一节)

  师:步子再沉重些,节奏再慢些,身子前倾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名画,那么为什么把这幅名画的完成称为诞生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打开书,读课文3-7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想在这些时间段中,列宾做了些什么?

  1、自读课文,理出时间线索,根据时间概括列宾所做的。

  2、简要复述名画的完成的过程。

  交流板书:1868年留下印象1870年共同生活勤画素描1873年反复修改

  三、感悟过程,升华情感

  找出列宾看到的和怎么做的句子。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这幅画完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列宾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3-7小节,用直线画出与这幅名画的诞生密切相关的句子。

  交流、相机教学

  交流看到的句子:天哪流露出凝重的神情。(这是列宾画这幅画的原因)

  1、圈出表现纤夫的苦难生活的词语。

  师:再读句子,圈出一些关键词语,说说你从这些关键词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相机教学。

  理解:肮脏和褴褛;理解肮脏

  师: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肮脏的?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感受他们因生活所迫。理解褴褛

  师:褴褛的意思。书空。文中是怎么写他们的褴褛的?从中又感受到什么?感受他们苦难得生活。

  结语:在对纤夫衣着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纤夫的贫穷和苦难。

  理解凝重

  师:这是一个表示人物神情的词语,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压迫、痛苦。引读句子。

  师:那凝重的神情分明写着他们不堪重负,却还要默默地(承受着)。你看,他们(引读句子)

  指导朗读。

  看着这些,列宾的内心怎能平静,那么天啊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用惊讶的语气读。(生读句子)

  生:同情。(生读句子)

  师:让我们带着惊讶和同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3、说话练习。

  师:这一切都给列宾留下了

  生(难以磨灭)的印象。此时,他会想写什么呢?说话练习:目送着渐渐远去的纤夫,列宾心想:。师生交流怎么做的;

  师: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景象,激发了列宾的创作*,那么两年以后他来到彼得和勒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仔细地观察着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他勤奋地工作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根据关键词自已质疑,解疑。

  师:再读读这三句,有什么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吗?

  2、交流。预设问题:为什么列宾要观察者哪些与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

  为什么列宾要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

  为什么列宾要抚摸那些铁铸般的粗壮的手?纤夫的身体中蕴藏着怎样的力量?为什么说他们的眼睛是善良的?从铁铸般的粗壮的手中感受到什么?

  (细碎的问题提出后就解决,对第一句句子中的问题先不解决。等其他问题解决之后再回到第一小节。)

  师:刚才同学们针对第一句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不少问题还很有质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句句子,相信一旦读懂了句子,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出示句子指名读,在和纤夫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列宾做了些什么?板书:观察注视抚摸

  (2)再读读句子,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明白了什么?

  (3)师:为了更好的创作,列宾和纤夫们吃住在一起,从陌生到熟悉。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列宾从纤夫身上看到了学生交流:强壮、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善良。

  (4)读句子,借助补充材料感悟中心。

  师:那他还看到什么?读读补充材料,想一想,列宾看到什么?

  生:坚韧的性格、希望、不屈的力量

  (5)想象说话提升中心

  师:列宾不仅走进了纤夫的生活,还真真切切的走进了纤夫的内心,他看到了不屈的力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此时,列宾回想:学生交流

  师:正是这样不屈的力量,正是这希望,使列宾想到,有一天这不屈的力量会站起来,贫穷的俄罗斯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艺评家对这幅画还有这样的评论。(生齐读评论)

  (6)感悟敬佩,再读句子。

  师:此时列宾对纤夫的情感还是原先的同情吗,而是转变成了(生交流:喜爱,敬佩、热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3、小结归纳、引读6、7小节

  师: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三次来到伏尔加河(引读他勤奋工作)为了画出列宾心中对力量的赞歌,对光明的向往,它更是(引读画啊,改啊,)三年来列宾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与心血,终于在(引读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引读劳动人民苦难)

  4、结文三年中,列宾勤奋刻苦地画着,他把自己高超的画技和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完美地融入了画中,画出了纤夫的不屈和力量,这一切赋予这幅画更深刻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这幅画得完成,成为诞生。

  四、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1、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借助老师的板书,用上这些词,加入适当的想象,用你的笔把名画诞生的过程记录下来。

  2、激发情感,再读课文第一节。

  师:同学们,此时我们再一次站在这画面下,我们仿佛听到,远处传来纤夫苦役般劳作的声音;我们仿佛看到列宾正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画啊,改啊让我们带着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再来读读第一小节。

  板书设计:

  一幅名画的诞生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1868年、留下印象、肮脏、褴褛、凝重、1870年、深入生活、观察、注视、抚摸、勤画素描、1873年、反复修改、顽强

  

【篇二】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课件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学生字,理解“肮脏、褴褛”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带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1节或第4节。

  4、体会列宾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带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句子的含义。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列宾的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欣赏名画。

  1、板书:一(幅)名画填写量词,注意正确使用“幅”。

  2、补全课题,一起书空“诞生”。齐读课题。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幅名画指的就是——

  出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品和画家。齐读画名,欣赏画作。正音:纤qiàn夫,知道纤夫就是画作中那些拉船的劳工;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境内。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填空

  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群____________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______________的印象。于是,他用___________时间潜心绘画,终于创作了名画——_______________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画,哪些小节向我们介绍了名画是怎样诞生的?

  3、交流理清层次:1——2节介绍名画;3——7节介绍名画的诞生。

  三、研读课文1-2节。

  1、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名作的呢?出示1-2节轻声朗读。

  2、结合画作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理解“前倾、拼命、沉重”等词,感受纤夫工作的劳苦,使学生体会到纤夫苦难的生活和列宾的同情心。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四、研读课文第3-7节。

  1、师:这幅画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那列宾当年又是如何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的呢?自由朗读第3—7节,思考:列宾创作出这样一幅作品,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指名交流:第3-5节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第6节与纤夫一起生活进行素描;第7节作画并修改。

  3、再读课文第3-7节,从他整个创作过程中感受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举世名画。

  4、小组讨论。

  5、交流并学习课文3-5节。

  1)出示句子:“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质疑并思考:这情景指什么情景?为什么会给列宾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2)自由朗读3-5节思考问题划出有关语句并交流。

  3)重点学习第4小节。

  出示句子1:“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

  ①根据上下文理解“肮脏、褴褛”体会纤夫生活的'艰辛。

  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观察图片进行说话练习。

  ③体会感叹词“天哪”两个“呀”及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感。

  ④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2:“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①给列宾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不只是纤夫的肮脏和褴褛,还有纤夫脸上的神情,这是为什么?

  ②理解“阴沉沉、凝重”,体会纤夫承受着生活的重压,生活非常艰辛。

  ③指导朗读。

  4)根据交流适时理解“豪华的别墅”“蠕动”“大木船”等词在文中的作用。

  (补充社会背景:19世纪60年代的*正是*历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官吏的剥削压迫,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纤夫们往往为了挣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5)根据上下文说话练习:

  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心想:……

  6、交流学习课文6-7节。

  1)师: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激发了列宾创作的灵感和*。那他是如何完成这幅作品的?读读第6、7小节,结合词句说说: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惊世之作?

  2)交流:体会“生活在一起、仔细地观察、长久地注视、扶摸、三次、厚厚地”与完成名作的关系。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7、师小结:列宾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一幅名画,是因为一次偶然看到的情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与纤夫们——生活在一起,近距离与他们接触,画了大量的素描;又花了——三年时间进行作画和修改。在这幅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还感受到了他们身上蕴含的巨大力量。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成了一幅名画。

  五、总结拓展

  1、再次欣赏名画并朗读第一小节。

  2、练笔。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衣着、动作、神态几个方面来介绍几位拉船的纤夫。

  板书设计:

  一幅名画的诞生

  衣着褴褛、仔细观察

  难以磨灭、勤画素描

  神情痛苦、反复修改

  教学效果反馈:

  在教学本课时,从课题入手,并围绕课题展开教学。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再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从整体上设计一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填空题,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初步的整体了解。

  在此基础上继续围绕课题让学生展开思考:课文哪些小节介绍了名画?哪些小节介绍了名画的创作过程?理清课文的层次。欣赏名画后,让学生在学习列宾创作名画的过程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思考他能创作出这样一幅举世名画的原因。学生围绕这根主线深入思考、广泛交流。在研读重点之后又抓住关键信息回顾课文整体。整堂课,主线清晰,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形成。

  

【篇三】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学生能正确理解“难以磨灭、褴褛、顽强”等词语意思。

  2、借助“读、议、感悟”相关练习,理解重点句段。

  3、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列宾创作名画的原因及过程,体会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感受他们身上不屈的力量。

  教学重点:

  学习名画诞生的原因及创作过程,体会列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他们不屈力量的赞颂。

  教学难点:

  在重点语段的学习中,学会理解重点句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解读,感受名画。

  1、出示课题,了解名画。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幅名画的诞生》。(板书课题),板课题时,我们一起来书写“诞”字。(齐读课题)大家预习了课文,知道这幅名画的名字吗?(板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纤”这里读qian,它还有一个读音,交流、组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出“qian”和“xian”纤维)

  理解:纤夫(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纤夫?)

  师:纤夫就是以拉船为生的人。

  2、介绍背景

  师:这幅画画的就是在*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看看当时的情况。

  媒体出示:19世纪60年代的*正是*历最黑暗的年代。沙皇的残酷统治,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盛夏的伏尔加河气温高达40多度,但是纤夫们为了挣得几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终年拉着沉重的货物,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

  (指名学生读,)

  3、介绍名画

  师:这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

  媒体出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

  (1)、画中有些什么?(学生交流)

  师:文中是这样写的。

  媒体出示:文第一节

  (2)、全班一起读

  师:你觉得纤夫的工作怎样?(让学生交流:辛苦艰苦艰辛……)

  师:是啊,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艰辛,脚步是这样的沉重,让我们放慢节奏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幅名画是怎样“诞生”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打开书,自由读课文3-7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想在这些时间段中,列宾看到了什么?或做了些什么?)

  1、自读课文,理出时间线索,根据时间概括列宾所做的。

  交流板书:

  1868年、1870年、1873年

  2、简要复述名画的完成的过程。

  媒体出示:(读读课文,填一填:1868年夏天,在涅瓦河畔,一队______的纤夫给列宾留下了______的印象。于是,他____次来到伏尔加河,与纤夫们________,并_____地观察,______地工作,反复修改,用了___年时间,终于创作了名画——_________________。)

  (1)填空。

  (2)全班齐读。

  三、感悟过程,升华情感

  (一)找出列宾看到的和怎么做的句子。

  师:这段话有几句话?(两句),第一句写的是……(留下印象)请你快速浏览3-4小节,用直线画出描写纤夫的话。

  (二)交流、相机教学:

  交流看到的句子:“天哪……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媒体出示:天啊,为什么他们这样-------

  1、从这个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再读句子,抓住“肮脏、褴褛、凝重”等词语,说说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

  板书:肮脏褴褛(留下印象)

  师:课文怎样把“肮脏、褴褛”写具体?(引读:有些人的裤子……)师:课文先概括写,后具体写。我们一起来分读,老师读概括的句子,你们读具体的句子。

  3、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褴褛”?难道他们不想穿干净点吗?

  学生交流:(不是的,因为他们贫穷啊!谁不想穿好,吃好呢?……)

  师:怪不得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神情是凝重的……

  师:从“凝重”中感受到什么?(学生交流……沉重,痛苦)

  板书:凝重

  师:那凝重的神情分明写着他们不堪重负,却还要默默地(承受着)。列宾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久久不能平静,所以,刚看见纤夫时,他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天哪”。

  这个词里包含什么?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生说:惊奇同情)

  师:让我们带着惊讶和同情,再来读读这个词。(生读:天哪)

  4、说话练习:

  师:这一切都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媒体出示:说话练习:列宾目送着渐渐远去的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可列宾心中却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1、我要帮助他们---2、我要把他们画下来----

  师:这些人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交流怎么做的:(6-7自然段)

  过渡:师:纤夫苦役般的劳动情景,激发了列宾的创作*,这个想法一直在他心里激荡,两年以后,他终于的机会来到伏尔加河畔

  引读: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

  “他仔细地观察着……抚摩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

  “他勤奋地工作……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体会重点词句。

  (1)出示句子指名读,

  媒体出示:他仔细地观察着……

  师:这句话中写了列宾的哪些动作?

  板书:共同生活观察注视抚摸

  (2)观察着---注视着-----抚摸着------,这三个结构相似的.短句连起来就是一个什么句?(排比句)

  (3)再读读句子,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明白了什么?

  (4)师:为了更好的创作,列宾和纤夫们吃住在一起,从生疏到熟悉。在深入生活的同时,列宾从纤夫身上看到了——

  学生交流:强壮、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善良。

  师:列宾不仅走进了纤夫的生活,还真真切切的走进了纤夫的内心,他看到了纤夫的善良,看到了不屈的力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有一天这不屈的力量会站起来,贫穷的俄罗斯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5)感悟敬佩,再读句子。

  师:此时列宾对纤夫的情感还是原先的同情吗,而是转变成了——(生交流:喜爱,敬佩、热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一句。

  2、小结归纳、引读6、7小节

  师:为了画好这幅画,列宾三次来到伏尔加河——(引读“他勤奋工作……”)

  为了画出列宾心中对力量的赞歌,对光明的向往,它更是——(引读“画啊,改啊……,”)

  板书:反复修改顽强

  三年来列宾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与心血,终于在——(引读“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引读“劳动人民苦难……”)

  3、结文

  三年中,列宾勤奋刻苦地画着,他把自己高超的画技和他对沙皇反动统治的不满,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完美地融入了画中,这一切赋予这幅画更深刻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这幅画的完成,称为诞生。(齐读课题。)

  四、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激发情感,再读课文第一节。

  师:同学们,此时我们再一次站在这画面下,我们仿佛听到,远处传来纤夫苦役般劳作的声音;我们仿佛看到列宾正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画啊,改啊……让我们带着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再来读读第一小节。

  板书:

  一幅名画的诞生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68年、留下印象、肮脏、褴褛、凝重

  1870年、深入生活、观察、注视、抚摩

  1873年、反复修改、顽强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画的诞生》课件【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vu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