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考行测经济常识积累合集

时间:2023-10-24 13:5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务员考试# #2024年国考行测经济常识积累合集#】2024年国考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考生有效的备考,下面©文档大全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24年国考行测经济常识积累合集,欢迎大家的参考。如想获取更多国考的备考资料,请关注©文档大全网的更新。
131.jpg

1.2024年国考行测经济常识积累合集 篇一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特征:

  通货膨胀是指发行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因此,当市场上发生通货膨胀时,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购买力下降。这里所说的物价上涨并不是指单个商品或货物受到供求关系影响引起的短期、可逆的上涨,而是物价普遍地、持续一段时间、不可逆的上涨。同时对于生产者而言,此时却会扩大生产,因为厂商们认为有利可图。从而在短期内看,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

2.2024年国考行测经济常识积累合集 篇二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经济学上通常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等来测量通货膨胀。

  (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生活相关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当CPI的涨幅大于3%时说明此时处于通货膨胀,而当涨幅大于5%时则为严重通货膨胀。

  (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3)GDP平减指数:也被称为“通货膨胀率”,它等于该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该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2024年国考行测经济常识积累合集 篇三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

  流通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纸币发行量=待售商品价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1+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货币实际发行量-应该发行的货币量)/应该发行的货币量*100%

4.2024年国考行测经济常识积累合集 篇四


  市场失灵的解决方式:

  无论市场失灵是如何的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所以需要国家或者政府来解决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

  当垄断出现时:政府可以以强制力为后盾规避垄断情况的发生。

  当外部性出现时: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来协调资源的配置不当。

  当公共物品得不到有效供给时: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提供公共物品。

  当信息不对称时:政府畅通信息循环,引导正确配置资源。

5.2024年国考行测经济常识积累合集 篇五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垄断

  一般指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在垄断的情况下,市场中以垄断价格出售商品会导致低效率,生产能力过剩,社会资源就不能得到优化配置。

  (二)外部性

  某一经济行为给无关第三方所带来的利益或者损失。即由于外部性使得资源错配或配置缺乏效率。

  (三)公共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消费者都想无偿使用这些产品,出现了“搭便车”现象,即不支付成本且获得利益的行为。产品的提供者也因为无法收回其成本,会丧失提供产品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生产的萎缩。最终无法向市场提供公共物品,资源配置功能失效。

  (四)信息不对称

  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价格不再是引导资源流动的明确的信号,消费者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到质量很差的商品;生产者可能生产出市场并不需要的产品。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vy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