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高考做好这三个关键点,作文拿满分更容易

副标题:高考做好这三个关键点,作文拿满分更容易

时间:2024-06-28 06:4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 导语】©文档大全网了解到,阅读与写作简直是一块玻璃的两面,无论你看着哪一面,都意味着你也正在凝视着另一面。对于高中写作,也就是以应试为目的的作文,建议只有六个字:多读、多仿、多写。




  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上来看,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很好的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这只因在看了足够数量的精品后,哪怕只是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领悟与润色,最后拿出来的成品,也足以令许多人拍案叫好。

  我写作的一个特点是引用多。高三下学期,语文老师的女儿为我们班的期中作文写点评,她数了一下我得了54分的一篇作文里引用的数量,接近20条,有直接引用也有化用。这些引用都是我平时阅读时积累下的东西,也就是说,在1100字的篇幅中,我每写五六十个字就会用到我的阅读成果。

  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一篇作文里同样存在大量引用,有些人的作文会被评价为“丰富”,有些人的作文则显得“杂乱”“堆砌”。为什么?我觉得这是由对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理解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东西,有些人是在阅读中看到、研究并思考过的,有些人是从类似《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中看来的。前者是深入理解,后者则只得了个皮毛。

一、阅读提供模仿的条件。


我最早开始写东西,正是始于阅读中的模仿,不管是哪位作家,只要我觉得好,我就会按他的风格仿写。小学时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在我的作文中,学习一些“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者的写作风格,后来读的书更多也更杂,我能记起来自己模仿过的作家有鲁迅、夏目漱石、郭敬明、村上春树、钱钟书、杜拉斯、三毛……还有一些恐怕是忘记了。我还自己写古典诗词,甚至模仿司马迁为自己写了一篇文言文小传,可惜没能保留下来。


在模仿这些个性鲜明的作家的过程中,我慢慢开始建立自己的风格。以前看过我写的东西后,大家会说“这次是模仿××的吧”,后来,他们的评价逐渐转向了文字本身,直到某一天,我惊觉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对我说过我的文章是在模仿某某作家了。最后,一本文集里如果有我的作品,大家会说“一看就是孙婧妍写的”;我的作文混在一堆作文中装订起来,老师也会知道哪篇是我的;我在网上发些文章,评论里会有很多人说我写的东西有风格。


二、从模仿走向创作。


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开车一样。我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在电脑上完成一篇千来字的短文,对今天的我来说很容易。但这背后呢,是我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完成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写作,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上课趁老师不注意时偷偷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的内容,写完了我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手感”。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写东西,给网站、给学生办的杂志、给校刊,我很少拒绝,因为反正写什么我都喜欢。


“春蕾杯”征文比赛一等奖,高考满分作文,文章发表在报刊上,都是这么一点点练出来的。


三、要学会自我分析。


我不会写那种标准的议论文,但高考作文写议论文会比较稳妥,怎么办?我分析自己写东西的习惯,我不擅长说理,结构不够简明,但我的文笔好,同时有着丰富的阅读积累。最后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就是文言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文体里没有这两种分类,是我自己创造了这两个词。这两类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可以用我的语文功底去掩盖我理性思维的不足。


作文是很灵活的东西,当阅卷人看到你能用文言文不出错地写1000多字,或你的语言像诗歌散文一样漂亮时,他对议论本身的标准就会有所放松。作文考的归根结底是文学水平而不是议论水平,换言之,只要你能表现出你的高水平,实在不必太拘泥于文体与所谓的标准。


高考做好这三个关键点,作文拿满分更容易.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Ak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