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讲信用的名言-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信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副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信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29 03:00: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 导语】《讲信用》是一篇主体课文。小伙伴间的一个约定,看来微不足道,但宋庆龄却能为此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最想做的事。文章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和神态描写来表现宋庆龄守信用的优秀品质。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信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信用》原文

  宋庆(qìng)龄奶奶一生讲信用。有这样一段(duàn)宋奶奶小时候的故事,一直流传至(zhì)今。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对宋庆龄说:“今天上午我们全家到李伯伯家做客。”

  宋庆龄听了高兴得拍起手来,说:“太好了!我早就想到李伯伯家玩儿了。”因为她太喜欢李伯伯家养的鸽子了。宋庆龄穿好衣服,正准备出发。突然,她想起了什么,转身对爸爸说:“今天上午,我哪儿也不去了。”

  “为什么?”爸爸惊讶地问。

  “我跟小珍约好了,今天上午她来咱家,我教她叠(dié)纸花篮。”

  爸爸不以为然地说:“唉!不就是叠纸花篮吗?过几天再叠也不迟嘛!明天见到她,向她解释解释,或者道个歉就可以了。”

  宋庆龄想了想,坚定地说:“不!跟别人约好了,怎么能失信呢?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小珍。”

  爸爸妈妈走了。宋庆龄独自回到书房,一边做功课,一边等小珍。9点,10点,11点,整个上午过去了,小珍也没有来。

  门开了,宋庆龄急忙迎过去,原来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宋庆龄拉着爸爸的手问:“玩得好吗?”

  “好极了!”爸爸紧接着问道,“你的朋友来了吗?”

  “没有来,不知小珍有什么事啦。”宋庆龄回答。

  爸爸惋(wǎn)惜地说:“唉!小珍没有来,李伯伯家你也没去成。当初就不该等她。”

  宋庆龄摇了摇头,毫(háo)不后悔地说:“小珍没有来,我也要等。您不是告诉我们说,做人,要讲信用嘛!”

  爸爸妈妈连连点头称赞:“对!你做得对!做人就是要讲信用。”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信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教学难点:感悟守信用的重要。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宋庆龄的照片,简介宋庆龄。今天我们了解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大意。

  1、由读课文,看生字表读准字音。

  2、字词。(一般读易读错的字,难理解的词,对理解课文又帮助的词句等等。)

  宋庆龄折花篮(用这两个词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话)

  解释虽然挺想你的(书中说谁挺想谁的?挺可以换个词吗?)

  惋惜(把带惋惜的这句话读一读

  惦记这件事(她惦记着学折纸这件事)

  3、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读课文,(可以分自然段读)了解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感悟课文内容

  1、宋庆龄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讲信用有耐心(整体感受)

  2、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还有不同感受吗?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给足时间)

  3、汇报交流。边汇报交流,边板书。重点交流一下语句的理解。

  宋庆龄点点头说:“好,我一定等你。”板书:答应等

  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我不能不讲信用。我一定要等她!”

  a、学生汇报,读所画的句子,谈感受。板书:一定等

  b、“想了想”在课件上变颜色,问:在什么情况下想了想?

  c、读读爸爸说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d、你们现在都是宋庆龄,听了爸爸的话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e、课件出示:

  对比读两句话,说说有什么不同。

  带着理解读读宋庆龄的话:宋庆龄想了想,……

  宋庆龄一个人留在家里……仍旧耐心地等下去。学生读自己画的句子,谈体会。再读。板书:耐心等

  十二点过后,……迎了出去。学生读自己画的句子,谈体会。

  等来了吗?读最后一段。板书:没等来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大家为什么都会心地笑了?

  (留个问题下节课解决)

  板书设计:讲信用

  宋庆龄耐心等

  还在等

  没等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没解决的问题:

  二、默读课文,为自己选择一个角色,想想你为什么笑?

  (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播。)

  1、选择小珍的妈妈,你为什么笑?

  2、选择宋庆龄的父母,你们为什么笑?

  3、谁选择宋庆龄,你为什么笑?板书:等得值

  把你体会到的带到句子中,读“宋庆龄望了望爸爸妈妈,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4、读全文,看还有谁也是讲信用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学生自由发言。

  6、师生交际把故事结尾演一演

  老师演小珍的妈妈,同学演宋庆龄。师引导:庆龄,对不起,小珍没有按时来和你学着花篮。……

  老师演宋庆龄的妈妈,同学们演宋庆龄。师可引导:庆龄,后悔吗?……

  7、学习字词

  自学生字,看看你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小组学习,挑选难字,在小组中交流。推荐小老师给大家讲。

  学生汇报。(边汇报,边鼓励学生的记字方法,可适时指导:归类记字)

  在交流“惋惜”时,指导造句。

  (重点讲解“解释”等字的书写,鼓励补充某个字的资源,加大识字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

  练习书写。

  三、作业

  1、认真写本课生字词。

  2、选作:搜集宋庆龄的小故事、或讲信用的小故事。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信用》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语文阅读课,我认为有优点也有遗憾,现从目标完成情况和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设计契合主题。

  我为本节课确立的研究主题是“上出语文味”,为了凸显这一主题,我在设计的时候,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设计了“信”字的意思,相同意思词语的积累,中心句的学习,欣赏精彩的语言描写,有趣的游戏,结合字、词、句、段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感知文章的写作特点这部分,我先是通过抓住重点词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想法,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态度的对比,来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最后再利用板书简洁、明了的点明出作者的写作方法。

  使学生一步一步的认识到,作者是如何利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描写的手法突出宋庆龄讲信用的。既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又获得了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充分体现了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的主题,同时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的统一。但遗憾的是,因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前面在进行中心句的学习和训练时,耽误了时间,致使后面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相似的经历没有太多的时间表达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这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效果,也失去了一次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的机会,令人扼腕叹息,特别是我在课下让学生完成这部分训练时,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更觉得没有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很遗憾。

  这让我深刻的反思到自己平时上课,不善于把握时间,没有调控课堂的意识,总是认为,这节课的内容讲不完,还有下节课,每节课应该完成的目标在心里没有明确、清晰地把握。

  如果让我再设计,我会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程度,把前面的“词语积累”和“中心句的学习和训练”这两部分再精简些,点到即止,避免因为过于冗长而耽误了主要内容的学习,因为这毕竟是一节语文课,我不可能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有些知识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摸索才能够逐渐掌握的,既然这节课涉及到了,应该按轻重缓急来处理比重,不要因小失大。所以在二讲的时候,我就去掉了中心句的训练点到即可,时间上得到了调控。

  二、主线清晰,使课堂更高效。

  我觉得本课的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就是除了抓住了“语言描写,对比描写”这个训练点之外,还设计了一条贯穿课堂始终的线索,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哪句话最能体现宋庆龄讲信用?”这条主线是学生学习的引路明灯。不必要逐段的学习,集中指向文章重点部分,进行研讨,提高效率,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教学达到效。在整个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的启发性语言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读到宋庆龄决定不去李伯伯家时,我问:“她不想去吗?”引发学生思考,指向另外一个重点句,宋庆龄听到爸爸要带她们全家去李伯伯家时高兴地样子。还有,学习“爸爸不以为然的说”这句时,我问:“爸爸对什么事情不以为然?”“讲信用是爸爸告诉宋庆龄的,为什么这个时候又不以为然了?”等等,这样启发性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思考与猜测的过程中,逐渐明晰宋庆龄讲信用的好品质。

  我一直认为教师的启发性语言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材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每一句话都有其深意,每一个词都不可或缺,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教学时做到游刃有余,面对课堂突然发生的情况才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在这过程中也有些遗憾就是太过于依赖课前的预设,而忽视了课堂上的生成,这是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虽然难讲,但其中精彩无限,乐趣无穷,但愿我的这节阅读课能给所有的`老师留下一点启发,留下一点收获,留下一点思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信用》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