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第三课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课件:古朴精美的华表

副标题: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课件:古朴精美的华表

时间:2024-02-17 08:3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 导语】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有诸多重要因素,如课堂气氛的渲染与烘托,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中若要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热爱本课内容,首先教师精心设计课件,它是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希望对各位老师有帮助。

  【课题:第7课古朴精美的华表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了解华表的象征意义。2.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华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3、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现方法。2、刻画华表的细部特征,造型完整美观。

  教具学具:华表图片、勾线笔、泥、各种纸盒、饮料瓶、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从电影节华表奖的奖杯引入。提出探究“华表”的主题。(华表奖奖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表”。“华表”到底是什么?)

  2、发展阶段

  (1)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所收集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用简短的语言加以介绍。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华表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教师对各组收集资料的情况进行点评和小结。

  (2)教师播放课件组织学生欣赏各式华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华表的细部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典型代表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柱,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柱)。引导学生感受华表雕塑古朴精美的整体风格。

  (3)组织学生欣赏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现的“华表”作品。教师重点讲解或示范线描、泥塑、综合材料组合等的基本表现方法。

  (4)学生分区开展创作活动(绘画、泥塑、综合材料)。

  三、展示评价阶段

  分组展示,组织学生欣赏同学的作品。学生自评谈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提出修改意见。

  四、收集整理阶段: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

  五、拓展与延伸:欣赏原始部落以及少数民族的图腾柱,了解图腾柱文化。

  天安门前的华表是干什么用的

  北京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十几米高的大石柱上,从下到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柱的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彩长石片,一头大,一头小,远远望去,似柱身直插云间,显示着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领域中技艺精良巧夺天工的本领。

  “华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说起来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远在中国文字还未健全的时候,华表的前身就已经出现了。相传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类似的标志。尧曾把刮去皮一根的大木柱立在自己住处的外面,让人们在木柱上刻写意见,指责他的过失,让他引以为鉴,因此该木柱又叫“诽谤木”,其作用类似今天的“意见箱”。后来在大路口上也设了诽谤木,并在木柱上端加一横木,作为指明路站、识别道路的标志,因此又叫“华表木”或“恒表”。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解立,广大人民群众议论政治是非的权利被剥夺了,“诽谤木”上不能再刻写“意见”了,而被刻上云龙纹,既当作宫殿前面的装饰物,更作为皇权的象征。

  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的顶上,都有一个石头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据说这种石兽名叫“犼”,性好望。犼头向内的,名叫“望君出”,是希望皇帝不要深居宫廷,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要经常出来看看自己的臣民;犼头向外的,名叫“望帝归”,是希望皇帝外出巡视完毕就马上回宫,不要耽恋山水,快些回来治理朝政。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期望,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者欺骗、收买人心的伎俩。

  总之,华表是我国特有的古代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产物,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也是随着朝代的更替,逐渐改变着它的历史作用。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前。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课件:古朴精美的华表.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xj0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