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炎症
炎症
定义: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原因:生物性因子(最常见)、理化因子、异常免疫反应
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各种变化和坏死。
渗出: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粘膜表面或体表的过程。
渗出液作用
1.渗出液可以稀释毒素和有害物质,减轻毒素对组织的损伤;并为局部组织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
2.渗出液中含有大量抗体、补体及溶菌物质,杀灭病原微生物。
3.渗出的纤维素可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还有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
白细胞渗出:炎症时血液中的各种白细胞渗出到血管外的现象,称为白细胞渗出。渗出的白细胞聚集于炎症局部组织间隙内,称为炎细胞浸润。
渗出的白细胞聚集于炎症局部组织间隙间,称为炎细胞浸润,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形态特征。白细胞的渗出是一个主动、耗能、复杂的连续过程。
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炎症介质:指炎症过程中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质。
主要作用:1.扩张小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2.白细胞趋化作用 3.组织损伤 4.发热 致痛。
炎症类型: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
变质性炎: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为其代表性炎。
渗出性炎分类
1.浆液性炎
2.纤维素性炎
病变特点:a.假膜性炎如白喉、菌痢 b.绒毛心 c.大叶性肺炎
假膜性炎:纤维素性炎发生在黏膜时,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其下的坏死粘膜组织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又称假膜。
3.化脓性炎
特征: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分类:a.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生在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于皮肤、肌肉、阑尾。
b.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伴有脓腔形成,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常发于皮下和内脏。常可发展蔓延形成溃疡、窦道、瘘管。
c.表面化脓和积脓
4.出血性炎 血管损害特别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
5.卡他性炎
增生:致炎因子的长期作用和炎区的代谢产物可刺激局部组织发生增生。
增生性炎分类
1.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2.特异性增生性炎: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并形成境界清楚地结节状病灶,又称为“肉芽肿性炎”或“炎性肉芽肿”。(非肉芽组织!)其中朗汉斯细胞对结核性肉芽肿有诊断意义。
炎症结局:1.痊愈 2.迁延为慢性 3.蔓延扩散(局部蔓延、淋巴道播散、血道播散)
血道播散: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
正在阅读:
我学会了自觉作文600字08-15
留学去荷兰要什么条件02-03
2015年河南师范大学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真题B卷(Word版)06-01
共享时代的破坏者作文900字11-15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06-20
野炊作文700字11-06
2018狗年企业用祝福语03-22
《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700字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