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定义: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共同特点是肺实质和小支气管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
肺气肿: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伴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分为肺泡性肺气肿和间质性肺气肿。
肺泡性肺气肿类型: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小叶周围型肺气肿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定义:指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而引起的以右心室肥大、扩张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又称肺心病。
可导致右心衰竭、全身淤血、腹水、发绀、肺性脑病等
三、肺炎
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及范围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定义: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好发单侧肺下叶。
病理变化
1.充血水肿期
2.红色肝样变期(实变早期)
肉眼: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实似肝,切面灰红
光镜: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连接呈网状的纤维素和红细胞,一定量的中性白细胞,少量巨噬细胞。
临床联系:紫绀等缺氧状态,痰液铁锈色,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X线检查可见以一肺段或肺叶大敌在片均匀致密的阴影。
3.灰色肝样变期(实变晚期)
肉眼:肺叶肿大,呈灰白色,切面干燥颗粒状,质实如肝
光镜:肺组织呈贫血状态,肺泡腔内充满致密的纤维素及大量中性白细胞,纤维素通过肺泡孔连接更明显,红细胞溶解消失,渗出物中不易检出肺炎双球菌。
临床联系:叩诊、听诊、X线检查同红色肝样变期,咳黄脓痰、无铁锈痰,缺氧、紫绀减轻。
4.溶解消散期
主要并发症:中毒性休克、肺脓肿及脓胸、败血症、肺肉质变
小叶性肺炎: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又称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小儿、老人以及体弱多病或久病卧床者。光镜下周围的肺泡腔内出现较多中性粒细胞。
间质性肺炎:包括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
四、呼吸衰竭
定义: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肺吸入氧气和/或排出二氧化碳功能不足,出现动脉血氧分压( )低于正常值,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 )升高的病理过程。
分型:根据血气特点分为低氧血症型(I型)和高碳酸血症型(Ⅱ型)呼吸衰竭;
根据发病机理分为通气性和换气性呼吸衰竭;
根据原发部位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呼吸衰竭;
根据病程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后三者了解)
病因和发病机制
1.肺通气功能障碍
a.限制性通气不足: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b.阻塞性通气不足: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
2.弥漫障碍
a.肺泡膜面积减少:见于肺实变、肺气肿、肺叶切除等
b.肺泡膜厚度增加:见于肺水肿、肺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等
c.弥漫时间缩短
3.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炎导致肺实变、肺纤维化和肺不张等引起的部分肺泡同期减少,但血流量不变甚至增加,使V/Q显著降低,导致该处静脉血未获充分氧合便掺入动脉血,称为功能性分流。
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肺动脉分支栓塞、DIC、肺气肿、肺毛细血管床减少等,使患部肺泡血流量减少而失去换气功能或不能充分换气,V/Q显著增高,导致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被充分利用的死腔样通气。
c.解剖分流增加:生理状态下,肺内存在部分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肺内动—静脉交通支直接入肺静脉的分流现象。解剖分流的静脉血为经氧合即掺入到动脉血中,故称真性分流。
肺性脑病:由呼吸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