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自学考试试题答案,2018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章节知识点【五篇】

副标题:2018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章节知识点【五篇】

时间:2024-03-23 15:11: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考# 导语】天高鸟飞,海阔鱼跃;考试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一宿好的睡眠,精神能百倍;一颗淡定的平常心,沉着应对,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 《2018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章节知识点【五篇】》供您查阅。

【第一篇】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

  2、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3、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成群分布型中又包括成群随机型和成群均匀型。

  4、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而种群的年龄组也分为幼龄组、中龄组和老龄组三个主要组别。

  5、种群波动的主要因子: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

  6、种群的增长的类型分为:几何级数增长、指数型增长和S型增长三种。

  7、种群数量的年波动主要受物理环境、种群自身的生理因素两类因素的影响。

  8、种群的空间动态主要包括:种群个体对空间的需要、空间结构、空间利用方式、扩散和迁移等四个方面。

  9、扩散的方式包括迁出、迁入和迁移。

  10、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有两类: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

【第二篇】

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具体表现在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量比关系。

  3、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从其组分的性质可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生物组分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5、非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

  6、根据人类干预程度,生态系统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

  7、光的生态作用具体表现在光质、光量(当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三个方面。

  8、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9、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形态有日光能、化学能、热能和动能等几种;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只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才起生物学作用。

  10、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是由24%的直射光,17%的来自云层的散射辐射,以及6%的来自天空的散射辐射组成。

【第三篇】

1、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个类型。

  2、正相互作用可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3、在温带的干旱地区,从山底到山顶植物分布依次为:干旱—荒漠带—荒漠化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冰雪带。

  4、在热带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植物群落自下而上的垂直分布依次是: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冰雪带。

  5、种群波动的调节有密度调节(种间调节、食物调节)、非密度调节、种内自动调节(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三种。

  6、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是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7、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旱生演替系列是:地衣群落阶段、苔藓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木本群落阶段。

  9、水生演替序列是: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

  10、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第四篇】

1、辅助能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各方面活动中所投入的能量,包括生物能(如劳畜力、种苗、有机肥料等)和工业能(如化肥、农药、机械、燃料、油、电力)等。

  2、食物链的基本类型有捕食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三种。

  3、生态金字塔有个体数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基本类型。

  4、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主要包括农田、草地和林地生产。

  5、次级生产包括: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

  6、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生物固氮、化学固氮。

  7、氮素的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挥发损失、氮的淋失、在水田中或土壤通气不良时,硝态氮受反硝化作用而变成游离氮,导致氮素损失。

  8、在立体农业中运用的主要原理有:光合作用原理、物质循环转化原理、生物互补原理、气候生态学原理、生态位原理等。

  9、立体农业的类型可分为平原型(林木或果树与作物间作、旱粮分带轮作、蔗田棚式蘑菇立体种植)、山地立体农业、水域立体农业(淡水立体养殖、浅海滩涂立体养殖、低湿地立体农业)。

  10、农业资源根据其来源,一般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农业自然资源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源)。

【第五篇】

1、农业资源的特性:整体性、地域性、变动性、多用性、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2、生态失调结构上的标志:一级结构缺损(一级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一级成分,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二级结构受损(二级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组分及其特征,如生物种类、种群数量及群落层次结构等)。

  3、生态失调功能上的标志: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

  4、水体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

  45、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包括:资源环境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等几个方面。

  6、持续农业的三大目标是:保证食物供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增加农业收入,扩大农村的就业机会和脱贫致富、保护资源环境的永续性循环。

  7、光照时间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日照长度对植物繁殖特性的影响、日照长度与植物分布和起源有关、日照长度对植物的休眠和地下贮藏器官形成的影响。

  8、水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水是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有重要影响、水对生物分类的作用。

  9、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促进了成土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提高了土壤质量、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

  10、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渔业资源、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018自学考试《农业生态基础》章节知识点【五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1Q1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