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描写夏天的古诗摘抄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描写夏天的古诗摘抄
乐游原李商隐〔唐代〕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译文:
乐游原上西风阵阵,各种树上都有蝉在鸣叫,河的对岸出现了一道彩虹。
羲和驾着太阳车,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停下来休息,不肯让这夕阳结束,不肯让太阳掉头向东。
注释:
乐游原:亦作“乐游苑”,古苑名。
隔岸:河的对岸。
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太阳车的神。
虞泉:亦作“虞渊”,传说为日没处。
【篇二】小学一年级描写夏天的古诗摘抄
小池杨万里〔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篇三】小学一年级描写夏天的古诗摘抄
初夏绝句陆游〔宋代〕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译文:
春天开放繁茂的百花都已凋谢化作尘土,在布谷鸟啼叫声中夏天已经来到。
路两边种桑麻葱茏绵延不尽,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之世。
注释:
红紫:红花与紫花。这里指春天开放的花。
夏令:夏季。
【篇四】小学一年级描写夏天的古诗摘抄
夏花明韦应物〔唐代〕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译文:
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明亮鲜美。
正当中午,炎炎烈日当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烧一样。
一阵风吹来,花叶都翻卷凌乱,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鲜妍。
我归来看见窗子上的字,(因为被花的艳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闪烁。
【篇五】小学一年级描写夏天的古诗摘抄
立夏陆游〔宋代〕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红旗插满城内的窗扉迎接赤帝,太阳神准备驾车携着青帝归去。
泥巴还是新的,燕子巢中欢闹;百花已经开尽,蜜蜂越加稀少。
槐树和柳树,绿荫渐渐浓密;窗帘和窗牖,暑气依旧轻微。
太阳西斜,洗个畅快惬意的澡后,熟练地试穿起夏天的衣裳。
注释:
赤帜:红旗。
城:门扇。
东君:传说中的太阳神。代指春天。
整驾:备好车马,准备出发。
泥新:即新泥。
花尽:花已落尽。
帘栊:亦作“帘笼”。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汤沐:沐浴。
【篇六】小学一年级描写夏天的古诗摘抄
村居初夏陆游〔宋代〕
天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傍。
嫩莎经雨如秧绿,小蝶穿花似茧黄。
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
相逢但喜桑麻长,欲话穷通已两忘。
译文:
朝廷让我归乡务农老死故乡,占地不多的山中的别墅、园林就建在镜湖的旁边。
娇嫩的莎草经过雨水滋润跟加翠绿,在花丛中穿来穿去的小蝴蝶与蚕茧一般嫩黄。
斗酒只鸡过着朴实小康的生活,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自己沉醉于纯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已经忘怀了人生得失。
注释:
天:指朝廷。
山园:山中的别墅、园林。
三亩:约数,为数不多。
镜湖:湖名,在今浙江绍兴附近,亦名“鉴湖”。
莎: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
茧黄:一般指蚕茧。
十风五雨:指风调雨顺。
丰穰:丰收。
通: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