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_小学三年级语文《真正的施主》教案及教学反思

副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真正的施主》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10 00:49:0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 导语】《真正的施主》作者以第一人称写出了在边远山村教书时的一段亲身经历。我在边远山村教书时,经常到村里买鸡蛋。卖鸡蛋的是一个孤寡贫穷的老太太,为了扶贫,我单方面两次提高买价。有一次,当收购鸡蛋的小贩要出更高的价时,老人执意不肯,为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要留下鸡蛋卖给我。我听到后,才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这位老人。文章既表现了我扶贫济困的爱心,更赞扬了老人关心教师、关心教育的真诚的爱心。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真正的施主》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真正的施主》教案

  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真诚的爱。

  2、能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真诚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真正的施主》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字词,看你能读正确吗?

  体质、提倡、讨价、决心、扶贫工程、坚决、盼望、身体单薄(薄,多音字)、施主

  师:请你根据这些词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答:(板书:我、钱、老太太、4角5分、5角、5角5分、6角)

  过渡:我去买鸡蛋,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单方面提高价钱,每次提高了5分钱,从金钱上帮助老太太,我是真正的施主吗?

  二、新授

  1、第五自然段

  (1)生答: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师:请你轻声读一遍课文,找出从哪儿感受到老太太是真正的施主。

  2、第四自然段

  生答: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过渡:平时卖东西时卖家都希望东西卖的钱越多越好,可是这位老人却不肯,老人的家里是特别富裕吗?这是个怎样的老太太?

  3、第二自然段

  (1)生答: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2)师:(课件出示这句)

  ①身体单薄。

  为什么身体单薄?平时吃的好吗?

  ②没儿没女。

  a、身体不好,岁数很大了,家里又没有人照顾她。

  b、指名读。

  ③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a、边远的山村条件本来就很差了,老太太身体既不好,年纪又很老了,家里也没有人照顾她,只有靠卖鸡蛋的钱来买米买菜,维持生活。鸡蛋对于她来说就意味着什么?

  b、生答:生命。(板书:维持生活)

  c、师:请你再读读这句。

  (3)师:鸡蛋卖的价钱越高,她的生活就可能越好。可是开始老太太却让我说价钱,当我说出价钱后,她又是怎样做的?(板书:既不讨价,也不还价。)老太太为什么这么做,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回到第四自然段老太太说的话)

  (4)生答: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①师:这是个怎样的山村?

  生答:偏僻的山村。

  ②师:这是一座偏僻的山村,想象这座山村有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③(出图:山村人家图)师:老人靠几只鸡换来的钱来维持着自己的生命,但她却低价将鸡蛋卖给我,我瘦不瘦和她有关系吗?

  师:她是希望让我教她的孩子读书吗?

  ③(回到第二自然段)生读,你有什么感受?

  ④老人没儿没女,但却要我自己说价格,自己既不讨价,也不还价,是因为她想(回到第四自然段)

  过渡:当我将价格涨到5角5分一个时,老人是怎样做的?

  4、第三自然段

  (1)生答:这回老人说话了,坚决不同意,但我决心已定,双方僵持了很久,老人终于接受了。(板书:坚决不同意)

  (2)对比句子

  这回老人说话了,坚决不同意,但我决心已定,双方僵持了很久,老人终于接受了。

  这回老人说话了,她不同意,但我决心已定,结果老人接受了。

  (3)想象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老人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和你同桌练练。

  过渡:开始我要买鸡蛋,但老太太并不说价格,只是让我出价,所以将鸡蛋的价格由4角5分涨到了5角,又由5角涨到了5角5分,而山里的鸡蛋到底应该卖多少钱呢?

  5、第四自然段

  (1)生答:有一天,我照旧去老人那里买鸡蛋,正碰上一个收鸡蛋的小贩在跟老人讲价钱。他愿出6角一个的价钱把鸡蛋全部买走。老人不肯,小贩说:这个价钱够高了,山里都是这个价。(板书:不肯)

  (2)师:平时老太太卖别人价格可能都是6角钱一个,但她卖给我开始是5角,后来经过我一再坚持才肯5角5分一个卖我。

  (3)师:(手指板书)对于老人来说鸡蛋就是生命,她为什么不6角一个把鸡蛋全部卖给收鸡蛋的小贩呢?

  (4)生答: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①师:通过这段话,你又体会到什么?

  a、老人关心我,看出我身体瘦,盼望我胖起来。

  b、老人为了村里的孩子们,希望用自己赖以生存的鸡蛋留住我,让我长期待在村子里教这些孩子。

  ②师:试想当初如果我定4角5分一个鸡蛋甚至更低的价格,老人会把鸡蛋卖给我吗?为什么?

  ③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过渡:所以说当我听了老人的话后(出示第五自然段)

  6、第五自然段

  齐读第5自然段。

  过渡:老人是真正的施主,那么我是不是施主呢?我到这边远的山村干什么去了?

  7、第1自然段

  (1)生答:我在一个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由于体质比较差,必须增加营养。

  (2)比较句子

  我在一个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由于体质比较差,必须增加营养。

  我在一个山村学校教书,由于体质比较差,必须增加营养。

  ①师:山村学校的条件就已经很不好了,而这里还是边远的山村学校,条件就可能非常不好。

  ②想象边远的山村学校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③(出课件图)这就是一所边远的山村学校,你都看到什么了?有可能这位老师去的地方还不如这所边远的山村学校富裕呢!

  ④师:山村这么穷,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教书呢?

  ⑤请你再读读这句:我在一个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由于体质比较差,必须增加营养。

  (3)我为什么要买鸡蛋?

  生答:我的体质比较差,要吃鸡蛋增加营养。(板书:增加营养)

  (4)请你想象这边远山村学校的样子,再读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课文中的老师在边远的山村学校教书,那里的环境那么差,你觉得这位老师能挣很多钱吗?我们买东西都希望价格能便宜一些,这样我们就能少花钱了。当老人让我说个价钱时,我是怎么想的?

  8、第2自然段

  (1)生答: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随便挑。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板书:提价5分)

  (2)师:通过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a、老师心地很善良。

  b、老师挣的也不多,因为如果他很富裕的话,就不会只提高5分钱了,正是因为5分钱对于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渡:后来鸡蛋的价格又由5角涨到了5角5分,这是为什么呢?

  9、回到第3自然段

  (1)生答: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板书:再次提价)

  (2)师:因为我觉得老太太很可怜,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提价,我以为自己在做一项扶贫工程,谁知道,当我听了小贩与老人的对话后

  10、回到第5自然段

  (1)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师:为什么说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板书:恍然大悟)我悟到了什么?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3)师:谁愿意为家读读这句话,其他人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师:请你展开想象,给这个故事编一个结尾。

  三、总结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吗?我们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互相的关爱,只有懂得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遍课文。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真正的施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之心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施主”,直奔重点进行质疑。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板书:施主)什么是施主?昨天我们已经查字典了,谁来说说?(出示:字典中的解释是:和尚或道士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本文中施主是什么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舍财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人称为施主。)课文中都谁是施主?(我老人)

  2、(板书:真正的施主)大家读课题。我们已经读课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谁?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打开书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3、(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2)生质疑,整理问题:

  恍然大悟?原以为?

  想不到?

  二。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解疑,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过渡:我们真会读书,根据这段话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老是读这段话行不行?对,提出问题后,我们应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书上用曲线画一画,画完了再读一读。

  (一)深入理解2和3自然段。(体会我是施主)

  师: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1、(出示课件):

  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钱。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1)看这段话作者用引号给我们重点强调了一个词语“扶贫”,你理解这个词吗?(生说)

  (2)小结:“贫”是什么意思?(贫穷)“扶”呢?(扶助,帮助)我们解释词语的时候,把这两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了。说说吧“扶贫”什么意思?

  2、(出示课件):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1)面对我的再次提价,老人是什么表现?(指名读)

  “僵持”是什么意思?好,现在谁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样“僵持”一下?(师生对话)引导:我是老太太,你怎么做?……我们都不肯退一步,这就叫?(“僵持”)我们互不相让这就叫?(“僵持”)

  (2)轻声读读这两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单方面两次提高价钱?(1、老人可怜2、扶贫)

  3、你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1)是这句吗?孩子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看看这是个怎样的老太太?

  (2)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卖鸡蛋的是个老太太,靠自己养的鸡生活。

  引导学生:(出示红字:身体单薄、没儿没女)你体会到什么?把你感受到地读出来。(指名读)关于这两句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出示红字:就几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你体会到什么?读出来。(指名读)

  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4、就为这样一个可怜贫穷的老人,我愿意多花一些钱去买鸡蛋。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说自己是施主吗?

  5、现在然我们轻声地读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一下我是怎么当施主的。

  (二)深入理解4自然段。(体会老人是施主。)

  过渡:可是为什么又说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么当施主的?谁找到了?(指名读)

  1、(出示课件):

  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1)小贩那么高的价,老太太为什么不肯买,非要低价卖给我呢?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2)(出示:盼望)换成“希望”行不行?

  引导:“盼望”和“希望”都有希望的意思,但是“盼望”是身后而急切的希望。

  (3)老人盼望的是什么?(指名说给你7分)老人盼望我胖起来,还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说)老太太为的是?

  (4)引申理解:村里这么多孩子,有没有老太太的?现在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

  (5)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6)带着我们的感受自由读读这段话。

  (三)深入理解重点段5自然段。

  1、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这一番谈话,我恍然大悟,读,

  (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实,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都在帮助老人,向老人施舍。直到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谈话,才知道从一开始,老人就在帮助我。就在向我施舍。而且她不仅施舍给我一个人,他还施舍给村里的孩子们,比起我来,她是那么了不起,所以说,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读这段话。

  3、现在这些问题你们都明白了吗?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四、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结尾。

  1、孩子们,知道吗?后来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这件事了,猜猜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

  2、出示提示:

  3、学生写(5分)

  4、展示评价(3人)

  五、板书设计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真正的施主》教学反思

  1、教师要学会把球再踢给学生

  当孩子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比较另 类,或是超出了你的预设范围令你很难回答时,不妨把提出的问题像球一样,再踢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这样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成功感。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实践的。试想,当初如果我不假思索地把教材的价值取向强加给孩子,还会出现孩子争辩时的激动吗,还会有师生的心灵对白吗?不会!把问题还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享受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孩子们的想法和观点、他们思维碰撞后的火花,也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无痕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教育家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在这节课,当孩子说老人傻时我并没有马上否定,也没有立即给予纠正,而是让其他孩子谈观点。即便是这样,我也没有搬出法官的姿态,判断对错,而是采用了体验式学习,让孩子当卖鸡蛋的老人,老师扮演买鸡蛋的老师,通过三个问题,逐步深入,逐步探究老人的内心世界。三个问题的回答,是在解除买鸡蛋老师的疑问,更是在拷问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不同意加价,为什么在生活贫穷的窘况下还要降价卖鸡蛋,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的质疑、思索、凝练、表达,是内心深处的呼唤,是灵魂深处的独自。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心,更走进了老人的心。当这一切都水到渠成后,我反过来再来问刚才那位同学:你觉得老人还傻吗?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此时的孩子经过了心灵的洗礼,他对老人的感悟必将是真挚而深刻的'。

  从傻到伟大这一价值观的转变,老师没有一点说教,更没有所谓的善意引导,而是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己思考、自己感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情感体验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把德育教育不留痕迹地渗透进去,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无痕教育

  3、体验式学习

  现在的语文课我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体验式学习,因为我觉得它最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零距离的和文本、和人物、和编者进行对话。在这节课,我正是让学生转换角色、扮演老人,设身处地地想老人之想,才有了后面学生的精彩发言。这样的体验是独到的,是成功的,它既突破了课文难点,又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体验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

  4、导入环节不容忽视

  在开始部分,我出示了4幅图,每次看这几幅图我的心总是酸酸的,眼眶潮湿,我想作为第一次看的学生感受会比我更强烈。因为现实中的自己和图片中的他们反差太大了,再加上老师深情地描述,会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去体会。

小学三年级语文《真正的施主》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4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