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导语】《故乡》一文通过对“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教案
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
2、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
1、掌握从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2、理解小说运用对比来刻画人物性格,突出主题的写法。
3、能多角度的理解主题
德育目标
1、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2、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朗读
教学用具:课件、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情节结构,谈谈对小说人物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教案# 导语设计:
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
二、研读,分析人物
1、在课文结尾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2、提问:故乡的景色怎样?这一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插播幻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21年,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却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老师: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3、提问: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来表现“我”的悲哀?
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的变化使我悲哀。要求学生列表比较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插表格)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
小结: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成了一个木偶人。
4、提问: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找出课文中的原文回答: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观念。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
归纳: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由于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5、提问: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语,分析一下杨二嫂有什么变化。(插幻灯片)
明确: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
(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行动“……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顺手牵羊,明索暗偷)
小结: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6、提问: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讨论并归纳:因为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小市民市侩的恶习使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如果说闰土的麻木让人同情,那么杨二嫂就令人可叹可鄙了,他们被生活压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特别的沉重。
7、总结: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俞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三、研究探讨,深层理解
1、全文的底色是沉重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插幻灯片)
学生看课文思考、回答、讨论,教师梳理归纳: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齐读并背诵“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认真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投影)
明确: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2、本文主题有多种理解,你们能不能说说自己的理解?(投影)
四、拓展延伸
在你熟悉的人中,谁的变化?写一写他(她)过去和现在的肖像,用对比的手法反映出他的变化。字数500左右。
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教案
【教学目的】1、知识教学点:
⑴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社会现实。
⑵小说三要素的复习。
⑶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方法塑造典型人物。
2、能力训练点:
⑴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时代中的人物。
⑵朗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
3、德育渗透点: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悲惨、农村日趋破产的根源,使学生懂得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自觉地为祖国的腾飞而读书。
4、美育渗透点:透过作者在文中描绘的理想中的故乡的美好图景,教育学生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勤奋读书。
【学法引导】
学生要能很好地读懂本文的思想内容,需要对课文所写人、事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学习课文时,一方面结合作者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另方面深入思考作者把人物二十年前后变化对比着写的意图,从而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对有丰富内涵的语句,应多诵读、多品味,以求有所领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特点。
⑵小说所刻画的人物的社会意义。
2、难点: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
3、疑点:作者对孔乙己和杨二嫂的态度相同吗?
4、解决办法:课堂上的朗读与分析精彩片断为主要手段解决“重点”“难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领会,“疑点”可在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拓展完成。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查找有关背景资料,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及根源。
2、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讨论分析:
⑴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⑵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
⑶作者对文中人物所持的态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了解性阅读,理清全文脉。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整体感知
辛亥革命*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许多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地剖析、透 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三、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简介背景。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⑴听录音朗读一遍,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⑵学生讨论后,对上三者明确。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⑴指一名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
“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返乡的激动。
⑵渐近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景象是“萧索”心情是“悲凉”。
⑶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⑷见到故乡冬景图后,“我”的感受怎样?用文中话回答。
明确:“啊!……好得多了。”
⑸怎样理解“啊!……好得多了。”。
明确:写出了现实与记忆中的故乡的反差之大,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
4、分析第二部分:
⑴“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文章第31节说“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丽在何处呢?’
提示:景、事、人。
⑵分析景点: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充满生气和活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
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分析少年闰土:(事、人)
“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肖像怎样?(“紫色”“圆”“小”“明晃晃”可见少年闰土健康可爱。)
“我”回义了少年闰土哪几件事情?可见他是个什么样的农村少年?
明确:教“我”雪地捕鸟──活泼多知。
邀“我”看瓜刺猹──朴素,热情勇敢,多知。
告诉“我”贝壳,跳鱼儿──见多识广。
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友谊深厚、纯真。
作者怎样更好地突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的?
明确:用了许多省略号。
⑷小结:故乡到底“美丽”在哪里?
明确:美在有许多新鲜景,美在有许多新鲜事,更美在有心里装着无尽希奇事,有着深厚、纯真友谊的童年伙伴。总之,美在儿时的记忆中。
四、总结、扩展
全文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本节课所学内容,除了初步展示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
五、布置作业
1、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预习下文,思考杨二嫂的及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闺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⑴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⑴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士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一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②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③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⑵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⑴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⑵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杨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板书设计】
闰土:
少年:健康、活泼、多知、热情
中年:衰老、迟钝、麻木对比农村日益破产
杨二嫂:
今:放肆、泼悍、自私对比农民日益贫困
昔:安分守己
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
1.阴晦:阴沉昏暗。
2.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这里指瘦弱。
4.愕然:吃惊的样子。
5.鄙夷:看不起。
6.嗤笑:讥笑。
7.大抵:大概。
8.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
1.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飞”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迎”“飞”用词准确,符合人物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写出了两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物生命的活力的差异。“迎”字写出了母亲盼望“我”归来的急切心情,“飞”运用拟物修辞,既写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侄儿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3.“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母亲又高兴又凄凉的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高兴”与“凄凉”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内心复杂的情感,“高兴”是因为见到了久别的儿子,“凄凉”是因为要离开故乡远行了。
4.第15—28段塑造了少年闰土怎样的形象?
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聪明能干、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
5.课文12-3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插叙。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动作干炼、能言善说、见多识广、有勇有谋、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插入少年闰土和“我”友谊片断,表现了“我”和闰土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的隔膜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6.课文第12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的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第12段描绘了一幅“月夜刺猹图”,记忆中的故乡美丽动人,色彩明快;作者用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形象的烘托,同时它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萧条冷落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7.闰土脸上“欢喜”和“凄凉”两种不同的神情同时出现是否矛盾?这里对闰土的描写刻画出闰土怎样的形象?
不矛盾。闰土见到阔别多年的儿时好友,自然高兴,所以“欢喜”;但二十多年的世态炎凉,以及贫困、窘迫的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表现了闰土见到儿时朋友的复杂心情。“动着嘴唇”“终于恭敬起来”说明闰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封建等级观念最终战胜了少年时的纯真友情。一个满含愁苦、愚钝麻木的中年闰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8.为什么“我”听了闰土的称呼后“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老爷”这一称呼表明“我”与闰土少年时代建立起来的纯真友谊已被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所取代。“我”内心感到悲凉、凄冷,因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9.你认为这“厚障壁”指什么?为什么是“可悲”的?
指的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文中是借喻的说法。“可悲”在于这样的“厚障壁”在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而且也是精神上、伦 理上难以打破的。
10.在71自然段中,中年闰土与“我”对话中,多次使用省略号,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作者连用四处省略号,不仅写出了中年闰土反应呆滞,头脑已被痛苦塞满,讲话吞吞吐吐,更有助于刻画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形象。这与口齿伶俐的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1.“他只是摇头,脸是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石像一般”运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闰土内心的不平却又无力反抗,在看不到希望中变得迟钝、麻木的形象。生活的重担将闰土压得沉默寡言了,这与“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12.怎样理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句话?
这里的“高墙”是借喻。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大的隔膜,所以“我”感到四面仿佛都是“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13.“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1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两句话的理解。
作者把希望比作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去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这两句话升华了主题思想,给人以鼓舞。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教案及知识点.doc正在阅读:
相声必练绕口令:四个头11-0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议论文600字 初中生]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议论文高中范文09-07
小学秋季开学典礼方案201604-27
苍之骑士团2年兽怎么打 打法技巧攻略06-12
幼儿园2017中班工作计划模板12-18
美国留学传播学专业院校及入学要求12-14
2017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