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梅花-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副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06 14:42:5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 导语】《梅花》是北宋王安石咏梅的一首名作,写了梅花洁白幽香的特点,赞扬梅花不畏寒冷的坚强品质。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原文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学会一个偏旁,学会一个笔画。

  2、感悟古诗大意,了解梅花的特点,体会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2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出示梅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了解这种植物吗?它在什么时间开放?”

  教师小结:它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力君子”。而且,古代的诗人特别喜欢写与它有关的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描写梅花的诗。

  二、初读古诗。

  1、老师范读古诗,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3、用符号画出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

  三、学习生字。

  1、学习要求认识的生字。

  A、“数”“枝”是翘舌音,“枝”是整体认读音节,“墙”是三音节,“暗”是零声母音节,要指导学生注意。

  B、引导学生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在诗中的意思。

  2、学习会写的生字。

  (1)用部件组合法学习“花”字。

  (2)学会“弯钩”这个新笔画,再学习“犭”这个偏旁。

  (3)用部件组合法学“独”字。

  3、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虚宫里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生字。

  二、指导背诵。

  1、教师指导新古诗。

  2、师生共同理解古诗的意思。

  3、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三、指导完成活动与练习。

  1、读一读。

  (1)指导学生读词语。

  (2)使学生感悟到用“花”“独”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

  2、下面的字都能组成哪些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引导学生拼读这些字。

  (2)用这些字组词。

  (3)发现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

  (4)再写出一些带“木”的字。

  3、读一读,背一背

  (1)拼读未学过的字。

  (2)老师领读。

  (3)学生熟读,背诵小儿歌。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教学反思

  《梅花》是北宋王安石咏梅的一首名作,写了梅花洁白幽香的特点,赞扬梅花不畏寒冷的坚强品质。全诗仅20个字,但读后令人眼前宛然有一枝傲雪白梅,幽香沁人心脾。如何引领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诵读好这首古诗,并感受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呢?我把握了这样三个要点:

  第一,教师的范读至关重要。古诗的朗读是讲究节奏和韵味的。老师在上课前须不断练习诵读,把握好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在老师初次范读古诗时,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模仿的范例,原来朗诵古诗应该这样去读。在引导学生品位和感悟四句诗后,老师再一次诵读示范,通过范读给学生诠释整首诗的情感和韵味。

  第二,引领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情境是富有形象感,充满感情 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在情境的催化下,想象被激活,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使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诗歌意境逐渐显现,逐渐展示出它的美丽与动人。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利用创设的学习情境与古诗内容相机呈现,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古诗的刺激物,一段音乐、一个画面、几张图片……都是催生学生情感的因素,可以把学生带到一种真切、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这些媒体的介入,使得学生对古诗学习兴味更浓,理解更深,提高学习古诗的效率。

  第三,间接抓关键词品位。《梅花》是一首咏物的诗,它抓住事物的种种特点而描写,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所咏对象的一种感情,教学中学生可能不易体会到,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重点词句作文章。其中写到梅花的三种特点:“凌寒独自开”——开花的季节(不怕严寒),“遥知不是雪”——颜色,“为有暗香来”——香味。再让学生比较诗人最喜爱梅花的什么特点,稍作启发,便可使学生知道是“凌寒独自开”,由此理解全诗的主题。加上反复诵读,学生的情感便可调动起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梅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7Dg.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