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_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多梦的季节》教案设计

副标题: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多梦的季节》教案设计

时间:2024-10-09 23:5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多梦的季节》是湘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全诗分为五节,开头和结尾两小节的内容完全一致,首尾互相呼应。整首诗让人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还能正确读写“繁茂、雏鹰、遨游、旋涡、多梦、沉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们这个多梦的成长季节的心情——对未来充满好奇、充满疑惑、充满幻想……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得到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天真、烂漫、多梦的童年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童年》,谈谈听后的体会。

  2、师:是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那么什么是童年,童年都有哪些特点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多梦的季节》来体会体会。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谈谈短文主要讲述的内容。

  3、出示词语

  哼着 繁茂 遨游 雏鹰 曾经 哗哗 沉默 旋涡 谜

  4、指名学生认读

  5、以不同方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学生质疑

  1、课文一共分为几节,再读课文,做上标记。

  2、通过这次朗读你有什么发现?

  3、对文中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的?

  4、学生质疑。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认读词语

  哼着 繁茂 遨游 雏鹰 曾经 哗哗 沉默 旋涡 谜

  2、齐读课文。

  二、授新。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一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发言。

  4、自由读第二三小节,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5、结合学生的提问理解句子

  小树伸展着繁茂的树叶;雏鹰独自去遨游蓝天。

  这个句子暗示着什么?

  6、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进行朗读?

  7、指导感情朗读。

  8、我们可还是昨天的那个孩子,可还是昨天的那张娃娃脸?

  是不是呢?为什么?

  9、默读第三小节,想想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10、自由读第四小节,思考:我们为什么“沉默”,为什么“多梦”?

  11、齐读第五小节。

  三、学习生字。

  哼——最后不要加一横

  繁——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勾。

  鹰——广字头里面是两个单人。

  涡——第八笔是一撇,不是撇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多梦的季节

  小树伸展树叶

  雏鹰遨游蓝天长大的童年

  我们沉默、多梦

篇二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内涵,感受渴望独立自主、盼望快快长大的情感。

  教具准备:

  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多梦的季节》的生字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理解这首诗歌

  2、齐读课题——多梦的季节。

  (二)整体感知,了解结构

  1、了解诗歌的结构。

  自由读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共有5小节,开头和结尾两小节的内容是一样的)

  2、吟诵开头与结尾的两小节,体会这两小节表达的意境。

  (1)指名朗读第一小节,师生评价。“很熟很熟的路”是指哪条路?从这句话里,你可以感悟到什么?(“我们”的童年是在校园和家庭生活中渡过,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盼望快快长大,才使童年成了多梦的季节。)

  (2)你怎样理解“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句话?

  (3)朗读指导: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在长大,在嘴里哼着的小曲中渐渐长大。所以有了“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样的诗句。

  3、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第一小节。

  (三)品读理解,重点感悟

  1、小声朗读2-4小节,想一想,这几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几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和憧憬,表达了渴望长大,才使童年成了多梦的季节)

  2、合作学习第2、3小节,交流体会。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第2-3小节。

  用横线画出写景象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作者心理的语句。

  小组内交流后,选派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3、交流体会。

  (1)作者看到“小树伸展着繁茂的树叶,雏鹰独自去遨游蓝天”这些景象,想到了什么?作者找到答案了吗?(作者巧借小树的成长、雏鹰的独自遨游蓝天,用疑问的话语“我们可还是昨天的那个孩子,可还是昨天的那张娃娃脸”来表示我们盼望长大、渴望独立的急切心情,暗示着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

  你平时有这种心情吗?你看到了什么会产生这种渴望快快长大的想法呢?你能试着象书中这样说几句话吗?

  (2)重点指导朗读第3小节。

  (小黑板出示第3小节诗句)

  第一句“长大意味着什么”是疑问句,要读出思考的语气。小组讨论:你认为长大意味着什么?我们想明白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后两句“我们曾站在岸上问水,河水哗哗地赶路,留下旋涡串串”,象声词要读得清亮,“留下旋涡串串”要读得稍微缓慢,引发读者的思考。

  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引导在读中感受诗歌表达的茫然的心情。

  体会后一句,然后试着朗诵。教师相机点评,学生练读。

  (3)教师小结:

  这节以一个问句“长大意味着什么?”开头,引出我们对长大的思考,描绘出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却又思而不得的惆怅心情,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无知和无奈,也因此有了美丽的梦。

  4、集体品读第4小节,体会这节诗歌表达的深刻含义。

  (1)全班朗读4小节。

  (2)“沉默”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句诗中的“沉默”是指什么?

  在这里,沉默是指小作者通过思考,懂事了,长大了,知道要沉下心来学习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吵吵闹闹了。你们是否也一样?

  (3)这里的“多梦”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作者会梦见些什么?

  5、教学第5小节。

  指名读第1 和第5小节,说说这两段有什么特别之处?(完全相同)自由读这两段,体会这样安排的好处。(重复使这两节相互呼应。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但使诗歌结构完整,形式旋律上的美感,使读者在又一次的吟咏中,感受到童年的岁月在流逝,在成长。预示着“我们”在校园生活环境中悄然成长,在无限憧憬中开始斑斓的梦想……

  四、拓展延伸。

  (1)读过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写的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一天天长大的童年”吧!引导讲述童年趣事。

  (2)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播放歌曲《童年》,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诗歌第1小节语调宜平淡缓和第2小节一个“眼看着”,一个疑问句,表达了作者急切的心情,语速可以稍快,读出急切和疑问的语气第3小节表达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而不得,显得有些无奈和伤感,在朗读时语速可经轻缓沉静些;第4 小节用两个“只是”表达出我们在盼望与思考中已经多了一份成熟,语速可以稍快激情。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师生比赛读。

  (3)教师小结:

  是啊,童年时代,孩子们充满幻想,对未来无限憧憬,童年的生活五彩斑斓,所以人们又称它是——多梦的季节。(齐读课题)

  五、课后练习

  读了这首诗,你是否也有所感悟?赶快拿起你的笑,就用《多梦的季节》这个题目,写一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吧!

  板书设计:

  所见  小树  雏鹰

  多梦的季节  所思  长大意味着什么

  所行  沉默  多梦

篇三

  教材分析:

  《多梦的季节》是湘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全诗分为五节,开头和结尾两小节的内容完全一致,首尾互相呼应。整首诗让人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诗歌语言生动,音韵和谐,意境深远,有利于学生学习诗歌语言的形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操。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1. 认识、会写“哼、繁、鹰、遨、曾、哗、旋、涡、谜、默”10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繁茂、遨游、旋涡、沉默”等词语的意思。

  2.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体会成长的快乐与责任。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沉默”、“多梦”的含义,体会成长的快乐与责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

  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直面语言材料、自读自悟自主建构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读透,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受到感染与陶冶,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多梦的季节》首尾照应,结构浑然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如果教师讲得太多,诗歌会讲得支离破碎,整体的美会被破坏。只有通过多读,反复读,读中感悟,以读代讲,披文入情,才能使作者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溶为一体,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安排教学环节。

  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会念的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我主要让学生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多种形式地读、多层次地读,读中感悟。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出示课件。

  2.谈话引入:同学们,转眼间,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看着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那——多梦的季节(板书)。

  3.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引导学生去自主读文,先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快速浏览诗歌,说说这首诗共有几小节。点拔:你知道什么叫浏览吗?注意:不要一字一句地看,而要一段一段地去看。

  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三、 自主读书,整体建构

  1.了解诗歌的结构。

  自由诗歌,边读边想,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吟诵开头与结尾的两小节,体会这两小节表达的情感。

  (1) 指名朗读第一小节,师生评价。“很熟很熟的路”是指哪条路?

  (2) 你怎样理解“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这句话?

  (3) 小组合作交流。

  (4) 学习汇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在长大,在嘴里哼着的小曲中渐渐长大。所以有了“哼着一天天长大的童年”的诗句。

  (5)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第一小节。

  四、 读悟结合,走进文本

  1. 教师范读(现在听教师读。教师读的时候你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和读者一同走进童年的梦乡。随着老师的读,你在脑子里浮现课文的画面,会吗?)

  2.刚才是谁把你带到梦境里去的?(对,除了老师的读还有你们自己。是你们用心去想象,才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去的,你们说得对吗?)

  3.小声朗读第2-4小节。(这次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除了用口念,还要用脑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想一想,各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合作学习第2、3小节,提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 自由朗读课文第2、3小节。

  (2) 用横线画出写景象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写作者心理的语句。(3)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5.集体品读第4小节,体会这节诗歌表达的深刻含义。

  (1) 全班朗读第4小节。

  着重理解“沉默”、“多梦”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口语交际:你认为小作者会梦见些什么?

  五、 反复吟诵,体会意境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小组内互相交流。

  2.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3.出示课件,伴着音乐和情境图,美美地把整首诗再读一遍。

  六、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一个梦魇般的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向往和快乐成长的眷恋之情。

  2.每个人的童年生活是互不相同的。学过这首诗后,你是不是觉得这写的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和同学一起,说说自己“一天天长大的童年”吧!

  板书设计

  所见 小树 雏鹰

  多梦的季节 所思 长大意味着什么

  所行 沉默 多梦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多梦的季节》教案设计.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81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