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 导语】这是基于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深刻反省。我们从《蜉蝣》中读到了这种反省,在庸庸碌碌的叹息中听到了空谷音似的反响。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国学宝典《诗经》:蜉蝣原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注释】
①蜉蝣(juyou):一种寿命极短的虫,其羽翼极薄并有光泽。②楚楚:鲜明的样子。③采采:华丽的样子。④掘:穿,挖。阅:穴,洞。⑤说(shui):止息,歇息。
【译文】
蜉蝣羽翼薄又亮,
像你衣服真漂亮。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的归宿在何方?
蜉蝣羽翼薄又亮,
像你衣服真华丽。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将安息在何方?
蜉蝣初生穿穴出,
像你麻衣自如雪。
我的心中多忧伤,
我将歇息在何方?
【赏析】
看蜉蝣而叹人生,绝非无病呻吟。倘若人们自以为蜉蝣生命短暂(不过一天时间,朝生暮死)而沾沾自喜,加以嘲笑,这种心态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实际上也是在嘲笑自己。
人生何其短暂:弹指一挥间,转眼就是百年。谁能抗拒死亡的到来?
咱们的祖先,大多只看到眼前的实际利益。要么立功立德立言以求千秋万世不朽,要么纵情声色犬马及时行乐,要么求仙访道以图长生不老。大概,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本能”在咱们祖先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我们不妨把这叫做“向生而死”:它看重现世,只顾今朝,哪管身后。这同蜉蝣营营苟苟的一生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与此相反的态度是“向死而生”:既然死亡是不可超越的绝对界限,那么死后人的归宿在哪里?由此思索短暂的一生怎么度过,对死后有什么影响?人生的一切根本问题,在这种思索之中都要被一一检视和审查。
这是基于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深刻反省。我们从《蜉蝣》中读到了这种反省,在庸庸碌碌的叹息中听到了空谷音似的反响。
正在阅读:
国学宝典《诗经》:蜉蝣原文赏析11-11
特殊的“队员”作文500字09-25
描写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03-03
初中写人作文:师生情一生难忘09-19
一生的宝物作文900字01-04
2019山东省潍坊银行招聘实习大学生03-30
2017年宁夏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02-29
认错自我检讨书1000字范文04-11
一幅漫画的启示作文600字08-14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3000字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