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我们的民族小学》
记得上次执教这课的一段时时,我是比较重视语言训练点的。第一段让学生仿说,我们来自各个地方。我们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有 ,有 ,还有 。这次我比较重视对课题“民族”的理解。从我国有几个民族,到欣赏各个名族的服装图片,到读文,感受我国民族的大团结。学生质疑:语言不同,怎么交流,怎么成为好朋友啊?呵呵,喜欢质疑就好。趁机提出:中华名族的共同语言:普通话。
第三段教学时,我围绕一个问题:从哪里看出孩子们学习很认真?以这个问题引出孩子们的学习。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问题变成了,请同学们摘抄描写安静的句子。孩子们就把课堂上学习的表现孩子们很认真的句子给抄下来了。所以,今后教学时,还应该提醒一下哪些句子是描写安静的句子。
生字错的比较多的是:舞 雀 词语听写:全对的十几个,有四五个及以上的学生有9个。孩子们的词语掌握得还很不好。
第二课 《 金色的草地》
也许是教了科学课吧!对这课有了新的认识。以前上这课时,真的是糊里糊涂,以为蒲公英的种子,白色绒毛的就是蒲公英的花。以为变成金色是阳光照在绒毛上,所以变成金色。这次上这课时才发现,那是种子。蒲公英的花就是黄色的。张开时就是金色的,合拢时花萼是绿色的,包住了花,所以就变成了绿色。
一本正经的理解本意是借助孩子们的表演。但是自己的引导不是很好,所以最后还是自己举了一个例子,再联系课文去理解词意。哈欠在表演时和表演后,教师自己示范动作后,孩子们还是认为就是“喷嚏”。第二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总。引导孩子们学习了本段的构段方式,和第一课课堂作业本上练习要求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写课余生活。
生字错的比较多的是:耍 绒 瓣
第三课 《爬天都峰》
本课我比较重视写法的渗透。开始,我以提问孩子们假期里去过哪些地方,介绍给大家听听导入。结果很多孩子只知道自己玩了什么,不知道玩的地方叫什么,也不能很细致的说出自己玩的经过。由此,引导孩子们认真学习这篇游记,以期从中学习写作方法。
第一段教学时,从孩子们平时写日记时容易怎样写导入。以告诉孩子们本篇课文开头的简洁明了。
本来以为第二段很容易读。可是当叫孩子们读的时候发现没有人举手读。练习读了三次以后,再指名读还发现个别语句停顿不当!特别是:在云彩上面哩!学生停顿为:在云彩上 面哩!而且把哩读成第二声。跟读很多遍以后才读好。笔陡一词学生也难以理解,除了字面理解,我还根据黑板上画的天都峰来理解。学生也对石级提出了质疑。为了让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高,我画了天都峰后,请学生上黑板指出天都峰山脚,画出云彩。这一段我整整读了一节课。
三、四、五自然段的时候,我在让孩子们练读老爷爷和小朋友的对话时,引导孩子们想一想此时,问话之前他们心里怎么想的。问话之后,心里怎么想的。只有这里做透了,后面的互相致谢,爸爸的一番话孩子们才能容易理解,才能水到渠成。“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象小猴子一样....”这句话朗读时,应该突出“爬”“上”“向上”,但是孩子们的上第四声总是念不准,总是力度不够。这跟平时孩子们的朗读习惯有关,调值不到位。
第四课《槐乡的孩子》
上这课时,我就特别推荐自己喜欢这篇课文,同学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喜欢这篇课文。这么经典的课文上一课时无法去体会语言的美。今天只上了第一课时,孩子们提出了因为槐乡的孩子勇敢。勇敢体现在哪里呢?孩子们找出了不怕热,不怕累的句子。然后引读热表现在哪里?前面写热的构段方式。说说这么热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形成对比。当孩子们提到槐乡的孩子在割槐米的时候,孩子们提出了槐米是怎样的?我顺势引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知道了槐米的作用,以及孩子们为什么割槐米。这时候又有一个问题:槐米到底长的什么样呢?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百度搜索了槐米的图片及资料,发现槐米其实就是槐树的花,只是花还没有开放。原来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的花苞就是槐米。上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一位教师,上了2次这篇课文,都没有搞清楚。若不是学生提问,我会主动去找资料吗?我们教师的质疑精神比学生都差。教师若没有自己质疑,怎样引导学生质疑呢?课后,又有学生找我:“老师,我想知道槐乡的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工作啊?”我只能告诉她,她们的爸爸妈妈是农民。具体的我只能上网查了才知道。一篇课文的背景对孩子们来说也很重要。一个教师备课的时候,就是需要备这些。我非常感谢我的学生让我明白备课该备些什么,也非常感谢学生的质疑精神。下午我将继续备课、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