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用题(每空2分,共30分)
1.具体来说,UML的语义是定义在一个四层建模概念框架中的,这四层分别是:【1】、元模型层、模型层和【2】。
2.在UML中,【3】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关联,它表示类之问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在衡量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指标中,【4】指的是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数据库事务数量。
4.为了保证正确地调度事务的并发操作,事务对数据库对象加锁、解锁需遵守加锁协议。加锁协议中两阶段加锁协议可以保证事务调度【5】性。
5.在并行数据库中,最适合整表扫描操作的数据划分方法是【6】。
6.在SQL Server 2008中,对于更新操作的触发器,系统将产生2张逻辑工作表,其中存放更新前数据的逻辑工作表是【7】。
7.Google的云数据库是一个分布式的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称作【8】。
8.设某数据库服务器中有3块146G的SAS硬盘,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库管理员利用硬件RAID卡将三块硬盘做成RAID5,则服务器可使用磁盘空间为【9】GB。
9.知识发现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它们是【10】、数据挖掘、结果的解释评估。
10.在SQL Server 2008中,主要数据文件必须建立在【11】文件组中。
11.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如果用户编写程序时不必了解数据分片在各个场地的分配情况,则称该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12】透明性。
12.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的日志文件格式不完全一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记录为单位的日志文件和以【13】为单位的日志文件两种。
13.设某数据库中有旅客表A(旅客编号,城市)和旅客表B(旅客编号,城市),现将所有旅客的数据存储这两张表中。请补全如下查询语句,使得该查询语句能查询所有旅客所在的全部的不重复的城市。
SELECT城市FROM旅客表A
【14】
SELECT城市FROM旅客表B
14.删除用户自定义的函数使用【15】语句来实现。
二、应用题
1.第一空:元元模型层
第二空:用户模型层
【解析】UML语义的四层建模概念框架分别是:元元模型层、元模型层、模型层和用户模型层。
2.聚集
【解析】在UML中,聚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关联,它表示类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数据吞吐量
【解析】数据库吞吐量指的是系统在单位时间可以完成的数据库事务数量。
4.正确
【解析】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①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②每个事务中,所有的封锁请求先于所有的解锁请求。加锁协议中两阶段加锁协议主要是为了防止事务间的相互干扰,进而保证事务调度的正确性。
5.轮转法
【解析】并行数据库中一维数据的划分方法如下:
(1)轮转法:最适合于扫描整个关系;
(2)散列划分法:比转转法更适合点查询,也适合顺序扫描关系;
(3)范围划分法:明显利于范围查询和点查询。
6.DELETED表
【解析】在SQL Server 2008中,对于更新操作的触发器,系统将产生两张逻辑工作表,即DELETED表和INSERTED表。DELETED表用于存储更新前数据,INSERTED用于更新后的数据。 7.Bigtable
【解析】Google的云数据库是一个分布式的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称为Bigtable。
8.292
【解析】RAID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它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也就是说有相当于一块磁盘容量的空间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即当RAID5的一个磁盘发生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的奇偶校验信息去重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做RAID5阵列所有磁盘容量必须一样大,当容量不同时,会以最小的容量为准,硬盘转速一样,否则会影响性能,而且可用空间=磁盘数n-1,其中有一块专门用作校验,在存储数据的时候,校验盘里面不会被存人数据。因此RAID5的磁盘容量为硬盘总数-1.,即3块146G的硬盘的有效磁盘空问为2×146=292GB。
9.数据准备
【解析】知识发现指的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知识发现将信息变为知识,从数据矿山中找到蕴藏的知识金块,将为知识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也是所谓“数据挖掘”的一种更广义的说法。知识发现过程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结果的解释评估。
10.主
【解析】每个数据库有一个主数据文件和若干个从文件。文件是数据库的物理体现。文件组可以包括分布在多个逻辑分区的文件,从而实现负载平衡,它允许对文件进行分组,以便于管理和数据的分配及放置。主文件组包含主要数据文件和任何没有明确指派给其他文件组的其他文件。
11.位置
【解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按不同层次提供的分布透明性有:①分片透明性;②位置透明性;③局部映像透明性。位置透明性是指数据分片的分配位置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编写程序时只需要考虑数据分片情况,不需要了解各分片在各个场地的分配隋况。
12.数据块
【解析】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不同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日文件格式并不完全一样。概括起来H志文件主要有两种格式:以记录为单位的日志文件和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日志文件。
13.UNION
【解析]SQL中的集合操作符IN、EXCEPT、INTERSECT和UNION的用法分别为:①IN,确定给定的值是否与子查询或列表中的值相匹配,使其得以选择与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值匹配的行;②EXCEPT,指在第一个集合中存在、但是不存在于第二个集合中的数据;③INTERSECT,是指在两个集合中都存在的数据;④U_NION,操作符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SELECT语句的结果集,对于UNION操作符,请注意,UNION内部的SE_LECT语句必须拥有相同数量的列,列也必须拥有相似的数据类型。SQL的UNION子句语法是合并两个或多个查询语句的结果集,并且自动删除合并后结果集中的重复记录。
14.DROP FUNCTION
【解析】删除用户定义的函数的T-SQL语法的格式为:
DROP FUNCTION{[schema_name.]function_
name}[,…n]。
2017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