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二章》教案及知识点

副标题: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二章》教案及知识点

时间:2021-09-02 23:36: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教案:《富贵不能*》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

  2、通过反复诵文章,培养文言语感。

  3、初步感知,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并初步感知“大丈夫”。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文章,培养文言语感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理解“大丈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煮酒论英雄》中,刘备谦恭的询问曹操“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两人就此话题进行了讨论。那么在战国时期,同样景春也谦恭的询问孟子“什么是大丈夫?”并展开讨论,那么,古往今来,提到“大丈夫”这个词,出现在你脑海里的人物是谁?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观点和想法)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心中对于“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板书:富贵不能*)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

  二、审题辨体

  理解文章的标题《富贵不能*》确定文章的体裁:

  富:富裕  贵:显贵,禄位高  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

  *:按古语正解,应译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种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题解:由题目我们可以明确孟子的观点和立场。

  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三、了解作者(PPT展示)

  1、出处(课下 注释中,出处以及对于《孟子》的介绍)

  2、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继承了孔子的“仁、义、礼”并扩展了“智”。

  四、读文识字

  1.快速浏览,自由朗读(整体通读文章,划分停顿,注意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自我纠正读音、停顿(强调“冠”和“女”的读音)

  3.自由朗读一遍,初步感知文章

  五、理解内容

  1.学生分小组研读翻译整篇文章

  参考书下 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小组内组长和其他组员的帮助。

  2.各组之间沟通交流本组不理解的内容

  3.四个小组分别翻译一小段话,展示成果(教师引导补充个别知识点以及个别字的翻译)

  六、探求中心

  按照文章的翻译顺序

  1.为什么公孙衍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为什么他们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因为他们是纵横家,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注意:“安居”的翻译

  教师补充:

  纵横家:

  看课下 注释给到我们是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是:纵横家,那么什么是纵横家呢?在这里给同学们解释一下,《战国策》中这样形容纵横家:“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纵横家能够在时代里起到“虽一人之力,强于百万之师”的作用。现在同学来猜测一下,什么是纵横家?(学生自由回答)

  没错,纵横家是战国时期进行政治外交的一类人。

  2、总结第一段

  景春以张仪、公孙衍等纵横家为例,向孟子请教关于“大丈夫”的定义和理解。在景春的眼里,像张仪和公孙衍这类纵横家就是所谓的大丈夫,这也是对于纵横家的一种肯定。

  同时也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什么是大丈夫?

  3、再读第一段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中“是”的翻译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中“顺”的翻译,以及什么是“妾妇之道”?

  古代女子有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妾妇之道”的表现是什么?顺从,在这里孟子用“妾妇之道”来比喻什么?比喻纵横家的行为

  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应该是这样的,“和而不同”。那么这里面的“妾妇之道”的本质是指在权、利面前无原则的行为,如张仪等人,知识顺从秦王的意,就好像以前的太监,婢女之类的,一味顺从,没有原则。

  那么这里,孟子对于公孙衍和张仪这样的纵横家是持什么态度的?(挖苦、深恶痛绝)

  6、接下来,孟子就对“大丈夫”展开了论述,论述了称的上“大丈夫”的人具备的条件?

  注意:“得”和“志”的翻译,以及使动用法的翻译

  大丈夫应该拥有“仁、义、礼”

  要有“得志和不得志”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比较一下:“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8、再读文章,体会孟子的观点

  七、布置作业

  这是一篇议论文,课下小组用议论文的角度分析文章的结构,找出孟子运用的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小组互助学习,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从议论文角度分析文章结构,找出孟子运用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学习难点: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大丈夫之道

  二、理清思路:

  1.景春认为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景春从权势、地位的角度来衡量:公孙衍、张仪身居高位,权倾天下,举手投足间便可以左右诸侯。可谓威风十足,这样的人物自然可称得上大丈夫。

  文章第一自然段用景春的话提出论题(论点),为下文孟子的辩驳树靶子

  2.接下来孟子针锋相对,进行反问:这哪算是大丈夫呢?此语振聋发聩,直接表明态度驳斥对方

  3.孟子否定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往上爬,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其行为不合道义,哪里谈得上大丈夫?

  4.孟子在阐述“妾妇之道”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类比、反面论证

  5.孟子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三、教师总结

  1.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2.“大丈夫”就我们现在而言,可以翻译成顶天立地的人。现在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不是说大丈夫就只要求男生。虽然我们都性格不同,但正确的事,也就是“大道”是一样的。

  3.主旨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是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做正确的事,起到引领别人的作用。不要浮躁,做人要这样做,要时刻提醒自己。

  四、读读背背

  开展5分钟竞赛,开始背得多,背得快。

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教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资料简介: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 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投影显示: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行拂( )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学生讲解课文大意。

  4)师生共同补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解释2遍、课文1遍。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句2句和事例1个。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2)背诵课文。

  二、分析课文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三、内容拓展: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

  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四、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五、谈谈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知识点

  《富贵不能*》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二、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三、字词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真正,确实

  今义:诚实

  (2)父命之

  古义:教导,训诲

  今义:命令

  (3)丈夫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一词多义】

  (1)戒

  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2)之

  往之女家(动词,到)

  妾妇之道(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词类活用】

  (1)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屈服。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四、重点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2.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

  一、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六个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二、重点字词

  【通假字】

  (1)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2)富贵不能*

  古义;使……惑乱、迷惑;

  今义:* 乱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4)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军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

  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方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

  人恒过(过:犯错误)

  【一词多义】

  (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2)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3)拂

  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4)士

  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教案及知识点.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B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