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10、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正在阅读: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一06-09
关于冬天下雪的日记200字5篇08-08
巧学分数作文600字10-03
三年级愉快的暑假作文200字08-02
小学二年级想象作文150字七篇09-21
从欧盟蓝卡签证到移民德国究竟有多远?06-21
初中入团志愿书200字范文【三篇】07-02
小学五年级20年后的家乡作文450字|小学五年级20年后的家乡作文300字09-07
高中运动会通讯稿20字100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