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规定期限完成的事情必得留到最后一刻去完成,此前不克不及下决心去做。
“拖延症”的英文“procrastination”,
是由pro(向前)和crastinus(明天)组合成的拉丁语procrastinus(向前推到明天)演变而来。
这个词的拉丁语词源和中文习语言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恰好吻合。
看来,“拖延症”不仅在东西方文化中,古皆有之。
例句:One of the biggest barriers for me in this area is procrastination.
我在这里遇到的阻碍,就是拖延症。
其实,“拖延症”并不是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而是用于描述人们拖延的行为和状态。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近年来兴起的网络名词,因为切合现代人的生活而流行开来。
拖延症”的典型心态似乎可以用电影《乱世佳人》结尾的经典台词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来概括。
“明天”是希望的一天,是斗志昂扬的一天,也是西班牙谚语中“一星期中最忙的一天”
(tomorrow is often the busiest day of a week),甚至“一年中最忙的一天。
“拖延症”患者(procrastinator)并不一定是“懒鬼”(lazy bones)很多杰出的名人就有出了名的拖延症。
比如: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的“拖延症”患者。
他在25岁时,就给自己列下13条必备诫言,即“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奋、真诚、正义、中庸、整洁、冷静、节欲、谦逊”,以此对自己进行逐项训练,形成了一套抗拖延行为的有效办法,最终成为“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被印在百元美钞上。
当《冰与火之歌》(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原著)的作者乔治·马丁因拖稿遭粉丝频频抱怨,有媒体甚至说他likely setting some sort of record for procrastination(“简直创下了拖延症之最”)。一位密切关注马丁行程的粉丝说,他在“竭尽全力回避下一本书的写作”(he is doing everything in his power to avoid working on his latest novel)。
而最的“拖延症”患者还要数达·芬奇。他的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画了四年,《最后的晚餐》画了三年,均远超客户规定的交稿时间,去世时手中还有五六幅作品未交付。达·芬奇本人也曾为此苦恼,在一则笔记中他写道:"Dimmi, dimmi se mai fu fatto cosa alcuna." (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
在激烈的变化中,若是过分追求完美主义往往会显得不合时宜,这也是导致拖延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对不少“拖延症”患者来说,“deadline恐怕才是第一生产力。
dealine:最后的期限;截止时间
例句:
1.We were not able to meet the deadline because of manufacturing delays.
由于生产延误,我们没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
2.But they missed the deadline and we are waiting to hear from them.
但是他们错过了最后期限,我们还在等待他们的答复。
的确,不少人都体验过在最后期限前灵感迸发、效率惊人的巅峰状态。《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就曾说:I love deadlines。 I like the whooshing sound they make as they fly by。“我爱最后期限。我爱它们飞驰而过时的呼啸声”。
但也有人真的把deadline当成了最后的dead(死)line(线),那才是最悲催的。
比如,放假结束的最后一天前,发现你的论文还没写完。
如果不想让自己死的太惨,读一读下面这句话,或许还有救:
What the Zeigarnik effect teaches is that one weapon for beating procrastination is starting somewhere...anywhere.
蔡加尼克效应告诉我们,摆脱拖延症的一个好办法是开始工作吧,随便开始些什么都好。
今日事今日毕,别再等猴年马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