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后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高 潮、结局的过程来写,用一段话或几段话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文就是运用这一方式进行记叙的。即由小蓝裙引出一系列从“不协调”到“协调”的变化,最后改变了一条街的状况,文章线索清晰,条理分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安排好写作顺序。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事情的地点转换顺序来写。
2、要交代清楚事情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完整。
3、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4、重点部分既要注意顺序一致,又要注意使习作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
上课前,我准备了课件。把古诗及重点字词的注释写在了上面。一开始上课,我就把重点出示,提出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古诗意义的要求。学生们听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把注释中关键词的意思带入古诗,然后读一读。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注释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开始,我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小组成员,经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了探究过程。对于那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在巡回指导时,引导其解决,及时纠正他们在探究时所出现的偏差。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有小组写出了古诗的正确意思。
为课文配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把“太阳”、“人”、“飞来峰”的位置摆放在一张图片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对文章哲理的理解。
成果汇报后,根据小组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为奖励,第一名的小组获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图扩大并填色的奖励。
在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后,我开始让学生背了背古诗。由于对古诗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可以背下来,但是并不熟练。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续写故事是想象力、表达力、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在这堂课中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使他们产生了想说想写的愿望。
文中一句“他从家门口向前走,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是写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句中用了“放、盖、踩、撒”等四个动词,写出了科利亚是个细心、善于思考的孩子。在学习这句时,我重点让学生找出描写科里亚动作的词语,从而让学生体会词语的妙用。
文中还写到了科利亚的两次挖木匣。第一次写道: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整个过程,只有一个“挖”字,可以看出科里亚心理的着急。第二次写道: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此次把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写得更为简单。科利亚是怎样挖的,他挖到木匣又是怎样做的?此处,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
为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着科利亚埋木匣的写法,写一写科利亚第二次挖木匣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写时,能用上一系列的动作词,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老师表演挖木匣的过程,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挖木匣的动作词,教师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写一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表演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动词的妙用,也体会了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