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英语寒假作业答案_人教版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副标题:人教版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时间:2022-01-24 14:42:0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文档大全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人教版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人教版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一)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2.D(A.西亚两河相距不远,地理、气候等条件也就相近,经济因素也比较接近,因此统一难度要低于中国两河流域。B.相距遥远,政治上要加以控制,难度自然较大。C.西亚的文化是“一体化”的,政治上的统一自然要比文化互不统属的中国两河容易得多。D.任何地区的统一都必须具备这两种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两河的原因。)

  3.B(让:责备)

  4.D(A项第一个“以”为介词,“因”“由于”;第二个“以”为连词,可不译。B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他们”;第二个“其”为语气副词,“难道”“难道不是”。C项第一个为副词,“于是”“就”;第二个“乃”是副词,“才”“这才”。D项中“于”都是介词,“在”)

  5.A(③指余靖有才艺,④写其廉洁,⑥是余靖在求助于王仝)

  6.D(余靖“被贬”龙图阁学士与原文不符,当时余靖应是“升任”)

  7.(1)如果习以为常了,对所进的忠言不加重视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进言了。(3分,关键点:重惜、钳…口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茹孝标听说余靖曾受过刑罚,并将此情隐瞒去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便到韶州将余靖犯刑的案卷设法买到手。(4分,关键点:尝、诈匿、案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余靖暗中使人告诉王仝,要他躲避一阵,王仝以家贫无钱外出为理由回绝。(3分,关键点:讽、介词结构后置,句意通顺1分)

  8.【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首先找出颈联(第三联),分清虚实:哪是实景,哪是虚景。并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其次指出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9.【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读标题,“旅宿”提示读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见闻感受。抓情感,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颔联“思旧事”“愁眠”,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颈联“远梦”“家书”,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上述三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羇旅之愁,故园之思。第四联,“好烟月”“钓鱼船”,故乡景物明朗,生活闲适自在。表现一种愉悦心情。明手法,第四联与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和表现的心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意思却一脉贯通,正因为羇旅愁苦,所以才留恋向往家乡自由闲适的生活。至此作者的意图就显豁了:以想象中的故乡美景、闲适生活反衬羇旅的愁苦,表达了对家乡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点明主旨。

  10.答案:

  甲、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乙、(1)暮霭沉沉楚天阔(2)蟹六跪而二螯(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4)渚清沙白鸟飞回(5)露脚斜飞湿寒兔(6)鸡鸣桑树颠

  11.(1)灯泡上装置黑布;修建了防空洞;经常进行防空演习;播放关于战争的宣传片。(每点1分)

  (2)少年在战争的阴影中一天天长大。(2分)

  12.含义:战争警报虽然已经解除,但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伤害却始终挥之不去。(3分)

  作用:承上启下,上承前文战争始终没有发生,引出下文中关于“疯子”的情节。(3分)

  13.(1)采用第三人显得客观、冷静,更利于读者体会战争给人造成的心灵创伤;

  (2)如果换成第一人称,则显得亲切、真实,较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憎恨。(每点2分)

  14.(1)制造波澜,少年一天天长大,防空洞渐渐被废弃、遗忘,少年慢慢走出战争的阴影,但疯子的突然出现却打破了少年内心的平静,使情节生出波澜。

  (2)强化了主题,别人眼中的那个“疯子”,不管他是否亲历了战争,战争都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疯子”形象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每点4分。其它方面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5.B【解析】(A蹊跷qiāo、洁癖pǐ,C倔强jué、字帖tiè,D挑剔tī、混水摸鱼hún。)

  16.A【解析】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容易过去。

  趋利避害: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此处应改为“急功近利”

  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应为“目不转睛”

  17.B【解析】A成分残缺,在“目标”后加上“的地方”

  C.多重否定不当,“切忌”后面的“不要”去掉。

  D.杂糅,去掉“的发生”。

  18.参考示例:宽阔的胸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不凡气度;

  宽阔的胸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虚怀谦逊。

  19.理由一:地铁饮食影响车厢卫生和其他乘客。

  理由二:地铁饮食容易留下事故隐患。

人教版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二)

  一、(9分)

  1.【B】【解析】(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分。)

  2.答案【C】【解析】(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3.答案【B】【解析】(A.绝对化。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紧密”而不是全部。C.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D.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36分)

  4.C(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

  5.B(①是说韩世忠的缺点。⑤是说宋兵败,韩世忠也退兵。⑥说的是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

  6.A(韩世忠力斩西夏监军驸马兀移是蒿平岭一役,不是在银州。)

  7.(1)钦宗听说这件事,就在便殿召见韩世忠,询问梁方平违反军纪的情况,韩世忠逐条上奏,非常详细。(召对,召见,1分;失律,违反军纪,1分;条奏,逐条上奏,1分;悉,详细,全面,1分;句意通顺1分。)

  (2)韩世忠回到汴京,调查全军先撤退的军士,(将这些人)全部斩首,韩世忠身边的将士都很害怕。丁进从此与韩世忠有了嫌隙,不久丁进因为叛降被杀。(诘,追察,追究,1分;左右,身边的军士,1分;隙,嫌怨,嫌隙,1分;寻,不久,1分;句意通顺1分)

  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参考答案】诗歌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寒气没有冬天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3分)描绘了一幅天气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图,为送春伤春营造了氛围。(2分)

  9.【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赏析能力。

  【参考答案】“看春归”三字是全诗的题旨。(2分)“春归”,指春天离去,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诗人不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怀,却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眼看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2分)表达诗人欲送春而无地的怏怏之怀,怅惘之情。(2分)

  10.(6分)

  【参考答案】略。【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

  11.(1)(5分)【参考答案】D3分,A2分,B1分。

  【参考答案】C项“这足见其……”属于强加因果。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曹锟是一个自私残忍的人。E项年轻人来此的目的不是炫耀技艺,主要是为父明志。B项也有衬托出秦、袁二人的超群武艺之意。

  (2)【参考答案】①正衬,以秦班主的了得功夫衬托出年轻人的绝伦技艺;②为年轻人出场比武做铺垫;③为下文情节“两戏班合二为一”发展蓄势。

  (3)【参考答案】①技艺超群:在庆祝曹锟六十大寿的堂会上,秦班主拔得头筹;与年轻人比试,秦班主展示一身功夫。②宽容大度,怜才惜才:面对年轻人的叫板,秦班主看“他一副好人才”,又觉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还任其叫骂。③有羞愧心,知错能改:每当想起袁班主,秦班主便觉羞愧;在得知年轻人来意后,秦班主羞愧的流泪并向年轻人请教。④识大体,明大义:在袁班主事迹的感召下,秦班主与年轻人的两个戏班合二为一,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答出三点即可)

  (4)【参考答案】①秦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着墨最多,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等;文中的主要情节都围绕他展开,他是贯穿全文的人物;小说通过秦班主的遭遇再现了乱世中戏班是如何生存的。

  ②袁班主是主人公。作者塑造秦班主虽着墨最多,但主要是为了衬托袁班主,突出其气节和大义。年轻人与秦班主比武,是替父明志而来,促成了两个戏班的最终合并;虽然袁班主在抗日战争中死去,但子承父业,这都是袁班主教导有方。

  ③袁秦两位班主都是主人公。小说采用明暗双线的结构,明线是秦班主,暗线是袁班主;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再现在乱世中戏班班主的不同命运。在秦班主与袁班主儿子的共同努力下两戏班合并,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能力。

  12【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参考答案】(1)E3分,A2分,D1分。

  【解析】B将钱玄同和刘半农扮演的角色说反了。C“学术上不严谨”理解不当,这些都是他恃才傲物的表现。D是他与朋友们一起准备挽联等。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主事迹的概括理解能力。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然后分析概括出传主的相关事迹。每点2分。

  【参考答案】①成功劝说周树人为《新青年》撰稿,使周树人成为新文化的主将;②提倡白话文,打到孔家店,在作文、标点、数字、纪年、书写方式方面提出新见解,是中国文化改革的首倡者;③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引起关注,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仗。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作用的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①这样写使人物性格更加完整。文章主要表现钱玄同刚猛的性格,在这里又表现了他柔弱的一面,刚柔集于一身,体现了人的性格的丰富性。②这样写更富有情趣。钱玄同在大事上刚猛,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又这般柔弱,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式探究题。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分。

  ①爱国思想,民族责任感(思想上)。他留日归来,认为新的思想文化才是拯救民族的根本,从而担任《新青年》编辑,找周树人等人约稿,并站在新文化运动前列,积极推进中国文化重大改革。②看淡生死(性格上)。钱玄同体弱多病,早把生死置之度外,40岁就做好离世的准备,因而他有足够的的勇气与顽固派作斗争。③喜好读书严谨治学(行为上)。他的爱好便是逛旧书肆,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他对自己所写的讲义反复修改仍不满意。他的这种读书治学的态度使他成为时代的先驱。

  四、(20分)

  13、答案B

  解析:A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C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设置陷阱为望文生义。D.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设置陷阱为不合语境。

  14、答案D

  解析:A项“见诸”跟“于”重复,去掉“于”。B项“足迹”与“踏遍”搭配不当。C句子成分残缺,在“外省市户籍人员”添加“通过”。

  15、参考答案:D

  16.(6分)示例:当看到考生参加考试快要误点的时候,别总觉得那是家长的事,顺便用自己的车捎上,就为教育作出了贡献;当看到老人上车行动不便的时候,别总觉得那是他子女的事情,顺手扶一把,就为弘扬社会风气作出了贡献。

  17.大多数同学有阅读的习惯/阅读面较广/阅读的随意性较高(或:计划性不强)/读书方法欠佳(5分。注意下一层的提示限制语“但是”,意思对即可)

  五、作文(60分)

  18.评分标准参照高考评分规则。(60分)

人教版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8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