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面试热点,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清华教师被骗1760万,受骗和“智商”不成正比

副标题: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清华教师被骗1760万,受骗和“智商”不成正比

时间:2023-11-08 21:1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8月30日,网上传出一份“警情通报”图片,称“8月29日晚上11时许,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区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人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对此,30日晚,海淀公安分局发布通报称,警方已介入调查,正在全力开展侦破工作。(据《北京青年报》)

面试热点解析

@中国青年报王石川:能在中国顶尖从教,智识一般没有问题,却中了骗子圈套,足以说明骗子善于设置陷阱。此前,不少人指责因电信诈骗上当的人“愚蠢”,清华教师受骗的案例告诉人们,聪明人也可能被骗。骗子让人防不胜防,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被骗。

不指责骗子狡黠,却批判被骗者愚不可及,属于打错了板子;不去谴责骗子制造罪恶,却质疑清华教师哪来那么多钱,让人想到鲁迅的一段话,“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荒谬的逻辑很相似。其实,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逞凶,如何抓住骗子。

被骗清华教师的钱究竟从何而来?据报道,被骗老师今年53岁,住在北京蓝旗营小区8号楼。一些清华师生称,“其实这是被害老师的卖房款,要不谁有那么多现钱?”“刚卖了房子,被骗子以手续不全涉嫌偷税及诈骗为借口行骗。”如果此说属实,就能解答该老师何以有那么多钱。北京房价高,被骗老师所住的蓝旗营小区房价尤高,一套房子数百万、上千万都有。

骗子何以得逞?他是怎么知道该老师卖房的?如今精准诈骗,难道没有帮凶?我们常说骗子神通广大,其实他们并不神,之所以如此“厉害”,是在于他们已经规模化、产业化,通常是团队作战,且有一些机构当帮手,清楚掌握了被骗者的核心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当然容易得手。为此,如果不把将骗子及其帮手一网打尽,就不可能起到真正的惩戒作用。

@包头日报宋潇:应看到,数额大、教师等热点标签,正是引起舆论热议的几个“爆点”,而爆点也同样是话题炸弹,稍不注意,就会陷入以偏概全、简单归因的误区。首先,在看待被骗的1760万元这个数额上,不应简单地停留在数字意义上,因为,高校目前所实行的是绩效工资制,简言之,这是一种以教学、科研工作量和院校收入为基础,决定老师工资额度的分配制度。一份来自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13年,高薪资区域分别为上海116618元、广东109602元、北京100547元、浙江100044元。985院校的老师人均薪资达81215元,高职院校人均薪资为49698元,前者为后者的1.52倍。言下之意,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购买力强弱的因素过后,仅仅靠基本工资和本校官方发放的课时津贴等收入,高校教师的收入真不算多。

其次,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手段,本身是利用人们不了解相关部门工作程序的弱点,在电信诈骗层出不穷的时候,这种弱点被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有人认为,万一我挂断了公检法电话怎么办?出现这样的疑虑不难理解,但从程序设置而言,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绝对不会使用打电话的方式开展案件侦查工作,也不会通过网络或传真给你下达“法院传票”等法律手续。但是,公检法不会诈骗,不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就会很安全。借助于电子银行以及银行存贷款技术的提升,大额度的转账已经成为现实,1760万元的数额,可能不会一次转完,但分时段分数额转移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来说,看待同类事件不应该预设立场,进而推论电信运营商变相收费,可问题是,“实名制不彻底”的代价不应该由群众来买单。通过一起又一起的电信诈骗案例,上呈到实名信息的保密过程、通信渠道的畅通层面,是当前的虚拟运营商亟待考虑的重要问题。

不管是清华教师,还是徐玉玉这样的普通学生,都是遭遇电信诈骗的无辜个体,而要避免其疯狂扰民,光靠自我避免显然不够。对整个通信行业来说,有必要厘清“电话营销”“电话骚扰”“电信诈骗”的边界,重塑信任关系。以个体事件反思,缓解群体的信息焦虑,是目前通信行业需要正视并且重视的严肃命题。

 


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公务员考试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梦想助力!


★成功/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方法不对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原因!在这里,我们将提供:6大优势课程+线上线下集训教学+协议签约!你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将给你一次成“公”上岸的机会↓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东方今报李长需:教授被骗了那么多的钱,本来够窝心的了,不但没有得到丝毫的同情,还遭到了一大圈的质疑。在北京那地方,一个大学的教授,挣个一千万两千万的钱,应该也不算多大的问题。比如早些年买一套房现在卖了,一两千万顷刻到手。据说该教授就是刚卖了房子,就被骗子盯上了。这说明不是教授“太傻太天真”,而是骗子太狡猾了。

这也让我们认识到,现在的骗子团伙,已经不是大多数人的智商能抵御的了,他们掌握了大量优势和系统的漏洞,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圈套,达到了令人防不胜防的地步。我们往往高估了受害者的防骗能力,也低估了诈骗犯的行骗能力。让一个公民全面无死角地掌握防骗技能,这不现实,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更无益于对电信诈骗的认真治理。

不去指责骗子的狡猾,却去批判被骗者的愚不可及,打错了板子。要知道,骗子的行骗行为跟被骗者的智商与身份无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相关数据,2015年我国接到诈骗信息的人数高达4.38亿,相当于每3个人中就有1人接到过诈骗信息;而我国从事网络诈骗产业的人数至少有160万人,“年产值”超过了1100亿元。从中不难发现,诈骗这个“事业”已经呈现出企业化、产业化、大撒网的特征,行骗者并不分你是学生还是教授,抑或其他行业的人。

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建立缜密的精准预防和精确打击体系,如何改观现在只有3%的电信诈骗案破案率,而非去调侃一个本该得到同情的受害人。

@中国网刘雪松:这个社会,一流的老师可以比别人更有钱。但一流的老师应该大把的时间泡在自己的公司,还是应该在讲台?一流的老师应该靠帮别的企业产品站台挣钱,还是应该通过分享传播知识,获得高额的收入?这是清华大家这位老师被电信诈骗,带给这个社会思考的方向。这个命题,牵涉到的不是大学老师该不该这么有钱的问题,而是通过什么路径拥有这么多钱的问题。

为什么这一次,被网友们深恶痛绝着的电信诈骗,一次性成功得逞了清华一位老师的1760万元,竟然不表示同情?真的是网友三观尽毁了吗?不是。他们不是针对具体的一位老师,而是针对着一种现象。这位被电信诈骗了的老师,具体是谁,不是网友所感兴趣的。甚至于这位老师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周旋时的智商表现,也不是网友所感兴趣的。而是对大学老师的主业,究竟应该是教书还是做生意感兴趣,对还有这么多大学老师的知识换不到金钱感兴趣。清华大学的老师,大家都这么有钱,才是正常的。清华之外的老师,没有一个穷到政府部门欠他们维持生活的工资、穷到连一台空调都买不起,才是正常的。

王健林说,小目标是先挣1亿。有些大学老师,奔跑在这个小目标的路上。很多大学老师,奔跑在买了房子还有余钱的大目标上。有本事你去清华教书!这样的话,还是不说为好。清华有本事把书教得很好的老师,遇到电信诈骗别说拿不出1760万元,就是176万也拿不出来的,比比皆是。只许明星有钱,不许老师有钱!这样的话,同样还是不说为好。谁说明星赚这么多,网友都服了?网友比的是,同是教书人,为何有的守着清贫,有的富可奔亿。老师的收入与明星的收入确实不能比,但是,老师与老师的收入,这总可以拿来比较一下了吧?

不要转移话题。别以为网友没文化。他们不能做清华的老师,但他们比很多有钱的人更有情怀。他们不是在嫉妒,而是在为整天辛辛苦苦站在讲台上的穷老师,在抱不平。

@齐鲁晚报沙元森:尽管徐玉玉案之后各地有不少电信诈骗案件被曝光,清华大学教师被骗的新闻依然让人感到震撼。此案不仅涉及金额较大,而且受骗者是典型的社会精英。这让很多自以为“留个心眼”就能识破电信诈骗的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形形色色而且日渐精准的电信诈骗,总有人会在某个时间暴露出“智商不够”的缺点。

在舆论刚开始关注徐玉玉案时,曾有人武断地认为被骗都是因为“傻”。确实,像徐玉玉这样的农村女孩,涉世不深,且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一旦遭遇精准的电信诈骗很容易落入陷阱。因此,有很多人呼吁学校加强防骗教育,公安机关还总结了一个防止受骗的“六个一律”,好像记住这些就真的能够“基本不会上当受骗了”。但是,从各种被曝光的电信诈骗案件中可以看出,躲在暗处的骗子很容易击中“透明人”的软肋。在信息社会,只要你不拒绝使用电话和网络,就随时可能遭遇让你意想不到的诈骗。

有媒体在谈论徐玉玉案时使用了“底层互害”,大意就是农村的孩子因为贫穷骗了农村的孩子。其实,在电信诈骗近乎泛滥的社会中,这种伤害根本是不分阶层的。诈骗人员利用电话和网络,眼里看到的只有一个个“透明人”,农村孩子固然单纯好骗,精英阶层动辄身家千万,更容易成为逐猎的目标。在互害型社会中,风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处不在的,电信诈骗就像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一样,威胁着每一个人。据报道,徐玉玉案的嫌犯事前也不知道电话另一端是谁,他们不过是按照既有信息逐个突破而已。徐玉玉案只是因为结果过于离奇才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平时一些社会精英受到的诈骗可能远比底层弱势者更多,比如被称为“八大骗术”之一的“PS艳照敲诈”就是针对精英人士量身打造的。

电信诈骗的日益泛滥,不仅使受骗者破财丢命,还在逐渐摧毁整个社会的互信基础。按照“六个一律”的防骗守则,“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者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这条内容如果成为社会共识,以上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有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沟通障碍。现在,很多人已经警惕到不接陌生号码,这种“心墙”一旦筑实,社会的友善、诚信等就成了空谈。所以,公众期盼能从根源上打击电信诈骗,无论受害人是农村学生,还是大学教授,无论涉案金额是几千元,还是上千万元。

解析: “清华大学老师遭电信诈骗1760万元”的消息之所以被广为人知,究其原因,其一是质疑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多钱;二是觉得清华大学老师这么高智商也被诈骗,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忍不住嘲笑他一把。

事实上,被骗往往与智商没有多大关系,反而是和我们忍心中的一大弊病有关,那就是贪婪,这是天生的,无法改变。在自然界,生物大都处于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但人不一样,必须要有不知足,这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否则这社会就没有意义了。

真是人性的贪婪,催生了骗子这一新型职业,而电信诈骗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一大“毒瘤”,电信诈骗之所以日益猖獗,极大归责于其犯罪成本低,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打出上千个电话,发出上万条短信,在这些数量巨大的人群中,难免有人会上当受骗。加之这种诈骗方式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犯罪分子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抓捕,往往选择在境外作案,而这也确实增加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成本。而侦破类似案件最困难的还在于技术方面,公安干警往往要通过一个没有身份注册的手机号为线索抓捕犯罪分子,难度可想而知。

清华教师被诈骗千余万,再一次表明,电信诈骗,肆虐已极。面对防不胜防的电信诈骗,单靠警示,已经很难发挥作用。惟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不仅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更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将相关黑色产业链上的人都缉拿归案,才能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打压住这股歪风邪气!

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清华教师被骗1760万,受骗和“智商”不成正比.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Zm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