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将于3月11日进行,请考生做好备考准备,迎接考试,小编在此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课程推荐:小编在此为大家中公网校课程,套餐、免费试听体验【>>点击查看详情】
【幼儿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小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中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第一章 教育概述
【内容提要】
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本章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义务教育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介绍。
【学习目标】
2.理解和掌握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4.理解和掌握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5.理解和掌握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保证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而起源发展的,教育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范畴。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教育家对它的解释不尽相同。有人曾从古籍中对“教育”一词的字义进行考证,认为最初“教”与“育”是分开使用的,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修道之谓教”,《中庸》中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把“教”与“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自此,便有“教育”一词。在国外,一些的教育家,对“教育”的解释也有差异,如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裴斯泰洛齐说教育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则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新组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等。以上各种观点,虽然各有差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教育看成是感化、陶冶、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年轻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的概念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但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教育活动也就不存在了。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随着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将表现得更为明显,起的作用也更大,他们可以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主动地、自觉地吸取知识和进行品德修养。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各种经验,教育内容是挑选那些符合教育目的、最有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这种影响物主要体现在各种教科书、教育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中,也体现在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中,还体现在经过选择和布置的具有教育作用的环境(如教室、校园、阅览室等)中。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对象,在教育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是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如讲、读、演示、练习等等,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如教具、实验器材、电化教育器材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凭借着这些手段,才能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他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之外以及动物界是不存在的。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教育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年轻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教育充当生产斗争工具的职能;二是使年轻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教育充当阶级斗争工具的职能。而这两种职能在任何社会都会得到体现。任何社会,老一辈人在给年轻一代传授生产知识、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同时,也要把社会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传授给下一代,使他们既适应生产力的需要,也适应生产关系的需要。可见,教育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永恒的社会现象。
2.教育的历史性。教育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随人类社会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都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因为教育既受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当时生产关系的制约。一定的教育不可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时期,不可能超越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从而使教育带有所处时代的性质和特征;同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前发展了,又必然赋予教育以新的性质。因而在人类历,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的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阶级的要求并为之服务,它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制度、方针和内容上。各历史阶段的统治阶级总是牢牢地掌握教育的领导权,用它来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为维护其统治服务。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为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但它还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如下: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教育,就其思想、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来说都与以往各个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的关系。任何一种教育都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在整个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产生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渊源,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正因为如此,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各自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2)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就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看,教育事业发展要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但另一方面却又不能不看到,“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这几乎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不是等生产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要求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应优先于生产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把教育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重要原因。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看,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里还残存着剥削阶级的教育思想。另外,由于人们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教育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时代的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分不开;在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条件下,与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绝不会长期存在下去,迟早需要改变;新的教育思想,也只能在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的实施和发展。“超政治”、“超阶级”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四、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问题既是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问题,也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育学,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受到当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从而不能正确提出和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动物界。教育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活动,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人类社会的教育只不过是生物界教育的高级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利托尔诺在《各人种教育的演化》一书中认为,动物为了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小动物,因此,生存竞争是动物界产生教育的基础。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沛?西能认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甚至在高级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态的教育”,“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论,但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样,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就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也叫教育的社会起源论,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和人类同时出现的。只有人才能经营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同自然界作斗争,其本身便是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重要方面。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就有了教育。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教育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它必须由年长一代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把人们积累的有关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经验、知识、技能,系统地、有步骤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能够参加和适应生产劳动。另外,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由于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彼此间结成了一定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年长一代为了保证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就要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其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因此,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既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教育的起源是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存在直接联系的。人类社会是从猿转变为人的时候开始的。当人类制造出第一件工具以后,便完成了这一伟大的转变。由猿转变为人的最根本的活动就是劳动,劳动的标志是制造工具,因为“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生产”。人一开始制造工具进行劳动,就需要教育。这时劳动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主要途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延续,必须把通过实际劳动获得和积累的经验、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这样教育的产生就是十分必要和自然的了。教育就是生产的需要,是人能生存下去的需求。教育最根本的源泉首先是劳动。没有劳动人就不能从猿变成人,也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劳动人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首先起源于劳动,并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的主要职能,就是生产劳动经验的传授。无论从人类社会的存在或者人类本身的延续来说,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需要教育。
再从教育的对象来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劳动经验,也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非常需要的。原始生产工具的制造以及提高制造工具的经验,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才能有所前进。年轻一代要掌握制造工具和熟悉使用工具的经验、技能,绝不是一般地看一看就可以模仿得到的,而是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下一代加以指点、传授,即通过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过程才能实现。
必须指出,人类社会刚刚形成时,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劳动的经验,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劳动的经验日益增多,各种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及原始宗教仪式也日益增加。这些习惯、准则和仪式,是维持和发展原始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因而也就成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社会生活经验的传递,也就成了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于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在教育过程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教育在原始社会的产生,不仅因为人类有此需要,而且还因为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已经具备了进行教育活动的条件(如大脑的发展及语言的产生等),使得教育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
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传递社会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教育对当时的人类之所以必要,是因为:
1.当时人类祖先已经开始制造劳动工具,尽管工具极为简单粗糙,经验也极为有限,但要把这点滴经验和制造方法传递给集体成员和后代,也要由年长者对年轻一代进行指点和传授。否则,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经验和方法不久即可消失,人类又回到不会制造工具的动物状态中去。
2.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干什么,怎么干,用什么工具,什么时间,在什么场所等,都要求参与劳动的成员知晓才能进行劳动。为此,掌握必要的有关知识是进行劳动的前提。劳动活动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实施教育的必要。
3.劳动从它开始时就不是人与人之间互不相干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需要互相帮助,共同协作,符合集体的利益和要求。这些合作和尊重集体利益的社会性要求不是天赋的,而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所以,有了劳动,有了人类社会及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就得有教育。
4.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创造的活动,是对环境的一种改革,而不是盲目的发现和适应。这一点正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由古猿的无意识状态发展到猿人的有意识状态,提供了进行教育的一项最基本条件。
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儿童从出生到成为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至少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儿童从成人那里得到的知识、经验、技能、社会规范等,虽从最终目标看是为了将来从事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在宏观上是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适应了社会方面的需要;但从直接结果看则是发展了儿童的身心,实现了精神成长,在微观上促使人远离动物界,趋于社会化与文明化。基于此,我们认为,教育的起源就不仅有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共同之处: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五、教育的发展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中,由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以下就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各种社会形态及生产力发展状况,对教育的发展作一简要分析。
(一)原始社会教育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工具还处于石器时代,所以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劳动所得的产品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没有剩余,因而没有私有,没有阶级。原始社会的教育在内容上和形态上都还未达到独立的专门化的状态,它主要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年长的有经验的老人是当然的教育者,年幼的儿童则是教育的对象,教学的内容都是生产和生活中必需的,如有关生产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捕追野兽的方法,原始的宗教、艺术、礼仪、习俗等。有些内容在生活、劳动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而有些带有危险性的儿童不能参加的活动(如狩猎等),就通过游戏来学。如在解放前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靠狩猎为生的我国少数民族之一鄂温克族,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做一些模仿打熊、搬家等的游戏。再长大一些则进行滑雪、跳高等锻炼,以强健身体,培养勇敢精神。12岁以后,开始跟成人在实际狩猎活动中学打小动物,再大一些学打鹿。等他们能完全自己打猎时,就算完成训练任务了。此外,由于原始社会是无阶级的社会,所以原始社会的教育也没有阶级的区别,只是在教育内容上因性别、年龄、体力大小和所在部落的不同而不同。概括原始社会教育特点如下:
1.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统一的、共同的、平等的。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
3.教育的方式是“口耳相传”。
4.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与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直接相关的知识。
以上这些特点是社会、人类与教育都处于初创时期所不可避免的简单性、粗糙性的表现。但是,正是在这种简单、粗糙的外表下,人类完成了伟大的使自己和社会不断延续和向前发展的再生机制的创造,从而使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动物界生命的繁衍进化有了质的区别。
(二)奴隶社会教育
在奴隶社会里,金属工具取代了石器并广泛运用于生产中,使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并有了剩余产品,因而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初步分工。这种分工一方面推动了生产,产生了文字,出现了科学艺术的萌芽,也产生了学校;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奴隶制的形成。
学校的出现使教育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剥离出来,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形态。就人类教育的发展而言,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自此以后,教育具有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与依然在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即除学校形态以外的其他教育形态。据可查证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埃及。在中国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夏朝就已有名日“庠”和“序”的学校,但尚未得到确证;商朝有学校则已从甲骨文中得到证实。在欧洲,最早出现学校的地方也是较早进入奴隶社会的文明古国——希腊。
世界不同地域的国家都在进入了奴隶社会以后出现学校,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在奴隶社会中,不仅产生了设立学校的需要,而且有了这种可能。这可以从社会和经济两方面来分析。从社会方面看,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为学校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在经济上,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并出现了剩余产品,使得一部分人从直接的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活动,这就为有人从事专门的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
在奴隶社会中,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也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人类历出现了第一个少数人统治、压迫多数人的政权。其统治之残酷表现为奴隶在统治者、奴隶主的眼中根本不是人,而是活的工具,奴隶主对奴隶可以随意地处置、杀戮。要维持这样的统治,就需要相当数量的官员、武士和文人,这些人都须经过专门的训练,这又产生了设立培养他们的专门机构的需要。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奴隶社会最重要的进展是出现了文字。文字的出现必然使掌握文化的活动专门化起来,对学校的出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使掌握文字逐渐成为学校在传授文化方面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的(区别于非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从教育方面看,原始社会后期,教育活动已经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专门化的倾向。除了在教者、学者、教学内容等方面逐渐特化,形成传统外,进行教育活动的地点也逐渐固定起来。如上面提到的夏朝时称为“庠”的学校,这是供养老人的地方,孩子通常由老人负责照管教育,逐渐地“庠”成为专门的儿童教育场所。
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才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巫”、“吏”、“卜”、“贞”等就是我国最早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并且是学校产生的必要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
文字是记载人类总结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的工具,所以,只有文字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专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的主要场所——学校。在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最早产生文字的国家之一。同时,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强化设置专门机构传授文化知识的社会需求。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国家的建立,意味着阶级对立比原始社会解体时期更为深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和强化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统治。也就是说,不论是“建国君民”,还是“化民成俗”,都要创建学校。
概括奴隶社会教育特点如下:
1.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2.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节的。
3.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4.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5.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三)封建社会教育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铁制农具的普遍采用,畜力用于耕作,社会生产力大大地提高了,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阶级——地主和农民。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社会财富和人类的知识经验也日益增多,因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内容上也日益丰富。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仍是手工操作的小生产,生产劳动者的培养不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因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仍然没有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
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对农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所垄断。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官学具有鲜明的等级性,以学校制度较为完备的唐朝学制为例,唐朝由中央办的官学有二馆和六学。二馆是:东宫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子弟。六学是:国子学,招收文武三品及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太学,招收文武五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四门学,招收文武七品及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律学、书学和算学,招收文武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和通律学或书学、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地方上办的官学有州学、府学和县学,这些学校的入学条件虽无严格的等级限制,但由于名额所限(上等县县学的学生名额才40人),只有地方官吏和富豪地主的子弟才有入学的机会,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是无条件进入的。至于私学,表面上虽是人人可以入学,但由于学费(束侑)的限制,贫困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也是很难进去学习的。劳动人民的子弟基本上还是通过家传父教、师傅带徒弟等形式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学习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技能,接受家长和师傅的思想影响,养成热爱劳动和相互帮助等优良品质。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维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成了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封建统治者利用教育,把自己的子弟培养成为统治劳动人民的官吏和士君子。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此外,也传授一些算学、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在教育方法上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是个别教学。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除了通过学校培养为他们服务的人才外,还先后建立了一套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出现,这是我国教育的一个进步,它可以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一些懂得诗书、“时务”的人才。可是,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儒家经典,科举考试的方法又多要求死记硬背,科举考试也起了束缚学生头脑的作用,影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
概括封建社会教育特点如下:
1.教育是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剥削和统治农民的官吏。
2.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家庭出身的品级都有严格规定。
3.在教育内容上“独尊儒术”,在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实行棍棒纪律教育。
4.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
(四)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随着机器生产的发生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既有培养统治人才的任务,又有培养生产劳动者的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的科目,使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等逐渐成为学校的必修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实验、演示、实习等方法;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上的需要,还扩大了教育对象,采用了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了“普及教育”,给劳动人民的子女以一定的受教育的机会。随着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产阶级在教育上又逐渐延长了普及教育的年限,加强了职业技术教育,开展了成人教育,采用了电影、广播、电视、卫星和电子设备等教学手段,教育日趋大众化。这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发达的一面。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仍然由资产和金钱所决定,财富的巨大差别和高昂的学费,使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相差悬殊,种族歧视随处可见,这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仍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下层劳动人民的子女由于经济原因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往往只能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和条件较差的高等学校,毕业后成为供资本家雇用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资本家子女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条件比较优越,则多是进入条件较好的中学和高等学校,毕业后成为管理生产、从事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的人员。所以,尽管资产阶级高喊“教育民主”、“教育机会均等”,实际上是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概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特点如下:1.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一是培养统治阶级子弟成为能领导、管理生产,从事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二是培养劳动人民的子弟,在政治上成为温驯的公民,在生产上成为熟练操纵机器的工人。
2.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的科目,使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等逐渐成为学校的必修学科。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实验、演示、实习及电影、广播、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4.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五)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掌握政权,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并逐步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一切剥削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教育有着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所掌握,教育再也不是剥削阶级用以统治人民的工具,而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身心素质、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人才的工具。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教育。它是全民性的教育。它反对民族歧视,主张民族平等,并特别关心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与宗教相分离的,教育工作不受任何宗教的影响。
概括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特点如下:
1.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所掌握。
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受教育者。
3.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
4.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5.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各族人民都有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
6.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与宗教相分离的,反对宗教对教育的干预。
总之,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为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教育。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在阶级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教育,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新东方网课推荐:2017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课程!!点击免费试听>>>
正在阅读: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前复习: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0-25
2019年上海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04-02
我的烦恼作文450字11-27
游猴山作文800字07-25
春天在哪里作文800字11-11
2017年党员第二季度思想汇报11-09
故乡我回来了作文450字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