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导语】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观后感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四篇】,供大家的品读。
【篇一】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影片由五个小故事组成,演绎这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一个个家乡的故事。《北京好人》里的张北京,为了给舅舅治病,冒名使用医保卡。而殊不知在北京漂泊的异乡人,其实家乡也有医保卡了,看病也不用愁了。《天上掉下个UFO》中的村长王守正、商人王出奇和农民发明家黄大宝,虽各怀“鬼胎”,但都有一个让家乡变得更好的想法。最后,农村旅游搞得热火朝天,村民们喜笑颜开。《最后一课》中一个越洋电话,使得热心的村民自编自导一场28年前的最后一节课,既展现村民的热情,也表现出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回乡之路》则以一个独特视角展示“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的艰辛与不易,他儿子的一席话让人不仅潸然泪下,还让故事情节大反转。《神笔马亮》的马书记,为了给家乡做点事,放弃了出国深造,瞒着妻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带领村民致富......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讲述了中国大地上的家乡故事,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抒发人们的对家乡的热爱和伟大的家国情怀。
家乡是生养、哺育我们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多少年后,无论你去向何处、身处何方,无论志得意满、落魄彷徨,家乡都会是你内心最为柔软的地方。无论怎样,你都忘不了那个曾经养育你的地方。无论天涯海角,你总会想落叶归根,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素以家乡情结重和归根观念强而著称。从“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到“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借物抒情;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羁旅之思;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归乡喟叹。古诗词中家国之思、家乡之恋的名句佳句,不胜枚举,满满的都是古人对自己对家乡挚爱和眷念,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和祈愿。
说到家乡,我也有我对家乡的记忆,就是年少时唱过的歌词,“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但是,这是多年前记忆中的家乡。现在我的家乡,已经像电影中的家乡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家户户修楼房、买小车,老人们都笑逐颜开,新农村一派新气象。也如同电影中的情境一样,农村医保体系健全,有了新农合,看病不再难了;乡村农家乐兴起,农民钱包鼓起来了;农村教育大变样,免费午餐、住校免费,孩子们读书不再难......脱贫攻坚事业发展,家乡变迁乡村变美,生活富裕日子开心,过去的贫穷与落后没有了,有的只是多彩多姿、喜笑颜开、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强大,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感谢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应该为身处在这样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倍感自豪。但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捍卫者,我们也应该主动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尤其在当下,国际风云变幻,我们国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该与危机之中寻新机,于变局之中谋新局,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贡献,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好,更加更加富强,民族更兴旺,把“我和我的家乡”的故事演绎更加美好。
【篇二】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在我看来,我和我的家乡里面《最后一课》是整部影片中水准的故事单元,范伟的演技,徐峥导演的构思,时间与空间的穿梭,从前与现在的对比,所有的地方都处理的特别好。
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是真的被代入进这个故事里了,也时刻在关心范伟老师的状态,五个故事里,其他的都让人笑得开心,只有《最后一课》这个故事是让我感动流泪的。
《最后一课》中的那场瓢泼大雨,也是一个动态的家乡意象。是我感触最深的,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故事主要讲了老范,海外从教的老范,脑梗后痴呆,对时间的认知变得模糊混乱,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在望溪村担任小学教师的这个瞬间。因患有老年痴呆,使记忆停留在了几十年前,在乡村教学时的最后一课上,乡亲们为了帮助老范,模拟了曾经的最后一课。尤其是当老范自豪的讲出,当年挨家挨户的谈,使教室里的桌椅越来越多时,我的眼泪就流了出来,什么是教书育人,都是老范十年的坚守,将教书做到了极致,而挨家的谈,更是将育人做到了。从老范老师身上我看见我们曾经的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关心和教诲。到后面,老范面对新学校时,愣住了,是兴奋?是激动?还是惊讶?或许都有,最后那句“你的画,老师现在看懂了。”更是让我的内心无比震撼,我心有感触的知道真正看懂一幅画的意义,老范为自己的家乡感到了骄傲。
【篇三】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讲述了5个单元的故事,从预告片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五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人公们都想保护、爱护自己的家乡,去保护家乡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部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第四个单元故事——《最后一课》,老教师范爷爷得了阿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他总觉得自己身处在曾经教书的山村里,常常念叨着要给一个孩子拿颜料,完成孩子想画一个学校的梦想。在医生的建议下,老爷爷的儿子带着老爷爷回到小山村,与老爷爷当年的学生一同还原再现了二十多年前的老教室,一群人陪着演了一出最后一堂课的情景,帮助老爷爷实现这个念想,师生相遇的那一刻,每个人都热泪盈眶。《最后一课》让我看到了一位老师对学生朴素而又深刻的爱。
观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使我明白了无论身在何处,对家乡的情感依然让人魂牵梦萦。祖国强大了,家乡富裕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幸福了。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
【篇四】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电影中的五个平凡的故事,讲述了平凡人物的默默奉献,展现了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故事《神笔马亮》讲述了绿色发展建设“家乡美”。马亮放弃俄罗斯列宾学院的录取机会,主动请缨前往乡村,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成功让原来贫穷落后的乡村转行成为旅游乡村,带领乡亲们描绘出了一幅乡村“稻田画”。我想到了我的家乡,作为一个长年在外地上班的鄂州人,家乡近几年的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家乡人民的勤劳建设下,家乡越来越干净,越来越卫生,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美丽,高楼大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马路也变得越来越宽敞和整洁,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
故事《天上掉下个UFO》则展示了科技创新帮助家乡“百姓富”的案例。热爱发明的黄大宝的家乡位于我国贵州省的某座偏远乡村,过去由于大山的阻隔,村与村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利。黄大宝一群人通过科技创新,在村子里搞起了天上运输,使得大山带来的阻隔变得荡然无存。由于交通物流便利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来建设家乡,村里富了起来,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故事《北京好人》中,张北京为了给自己的表舅节省医药费,将自己的医保卡借给表舅看病,但在一番波折后没有成功。张北京拿出准备买车的资金替表舅交了手术费,回村以后却发现表舅妈早就给表舅交了医保,两人费了半天劲到头来却发现白折腾了。影片以喜剧的方式,将社会医疗保险展现在大屏幕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政策的落实。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为了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国家推行“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促进农村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让乡亲“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不论是《回乡之路》里种果树治沙的小企业家乔树林,还是《最后一课》中数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的范老师,在他们身上都让我看到,普通人的不平凡,也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今年我辞掉了外地的工作,回到了家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将深植于心的家乡情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一步一脚印,坚守自己的岗位,从平凡小事着手,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书写属于自己的《我和我的家乡》故事。
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四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