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小儿垂钓》: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教案

副标题: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教案

时间:2021-08-19 13:13: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年级# 导语】《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 》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蓬、侧、苔、借”4个生字。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侧、苔、惜”。)

  2、你们认识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3、读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组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认吧。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反馈: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3)游戏:送小鱼回家。

  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评:你们读得真准!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3、教师配乐范读。

  4、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自己读读,比一比谁能把字读准,把诗读流利!生自由读诗。

  5、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把这首诗也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诗。

  6、反馈:

  (1)指名读诗并请其他同学评读,纠正读音。

  (2)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3)齐读古诗。

  四、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师评读: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谁还想读?指名读。

  师评读:对呀。他在那儿专心学钓鱼呢。读得好!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1)指名看图表演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8、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境。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哎!

  还没钓到一条角。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

  (2)进人情境。

  学生做出诗的第1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

  (3)模拟表演。

  (教师手放在嘴边,大声喊。)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

  学生自由做动作。(教师打量一番)问:大家怎么都不出声呀?指名说。

  9、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钓鱼的乐趣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呢?我们来读读诗吧。(出示诗的第2句)指名读。

  10、指导朗读。

  你刚才不是不理我吗?生怕吓跑了快上钩的鱼儿。(做出不出声的手势,并环视四周。)我们再来听他读读。我读前—行.你读后一行。准备好了!师生接读。

  评:有进步,我们为他鼓鼓掌!

  11、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都来试着读一读吧!自由练读。

  12、反馈。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乐读、同座合作读、全班配乐齐读。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指名说。(如:《所见》、《村居》、《村晚》……)

  2、布置作业:

  你想做哪道题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训: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2.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

  2、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

  2、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

  3、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提出问题。

  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映:遮住

  借问:向人打听。应:理睬。

  3、探究与争论:

  “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4、朗读背诵古诗

  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这个垂钓的孩子,带上动作来朗诵这首诗吧!

  四、拓展积累

3.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3、借助图画,根据诗句联系生活想象出小孩钓鱼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认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

  学生:观察人们钓鱼时的动作神态,并把观察所得讲给大家听听。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学案:

  1、借助拼音熟读古诗,认写本课生字,试着给生字组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试着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图画)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

  (生根据图上内容进行回答)

  2、有一位大诗人看到这一情景,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预习交流

  1、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古诗,哪位孩子愿意给大家有感情的诵读一下古诗呢?

  (指名读—指名评价)

  2、交流生字预习情况。

  三、探究展示

  1、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注意老师读的节奏。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把诗读得通畅,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

  3、同桌互相听读指正,全班展示评价。

  4、用生字卡片做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5、小组内读古诗,图文对照领悟诗意,看看能读懂什么,将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会提出来。

  6、全班交流读懂了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在最疑惑的地方,教师作精当的点拨,相机指导学生结合诗句和图画了解“蓬头”

  “垂纶”、“稚子”、“借问”、“不应人”等重难点词语,让学生了解诗意。

  7、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

  8、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达标检测

  1、读一读,再选一个词语造句。

  对应  应答  反应  应用题

  倒映  映照  放映  映山红

  2、背诵古诗。

  五、总结拓展

  1、你喜欢诗中的这个男孩吗?为什么?

  (预设:喜欢,因为他天真可爱。)

  2、古代的许多诗歌描述儿童的可爱的形象,写得太好了,我们来读读: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放牧的孩子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

  六、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儿垂钓 》教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cc3.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