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语文知识积累与答题技巧举例

时间:2022-07-28 17:4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语文知识积累与答题技巧

一、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什么 表达了什么情感。

排比: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什么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等。

2、文中:承上启下;承上或者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等。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等。 三、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和上面的第二点相连系)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等。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一语道破等。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展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四、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暗示社会环境; 6、深化作品主题等。

五、社会环境描写作用: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六、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怀,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七、小说中重要情节的作用

1表现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2塑造人物形象(发展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人物性格)3、故事情节构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八、小说情节设计的技巧:注重节奏、巧合、突转、悬念等。

九、分析小说主题的方法

1、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概括小说的主题;2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3从揭示主题的句子来把握作品的主题;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十、小说

1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2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3、开端 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4、发展 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5、高潮 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6、结局 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1

7、环境 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十一、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采

十二、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十三、阅读题技巧(根据题目要求分点作答)

1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2、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 (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点必须要\首尾的关键句必须扣)

中心思想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对 __ 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

3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4、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5、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7、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8、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9、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10、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由于该词正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由于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由于该词正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1、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由于:

1)与人们熟悉事物的(由浅进深、由表进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逐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2、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先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题目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13、标题的作用(为什么要以什么为题) 1)设置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十四、诗歌鉴赏

1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

3、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6、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引前人的评论,结合原诗文谈自己的观点。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理由。

答题步骤: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7、对比鉴赏式

提问方式:两首诗或词出现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对比。

变式提问: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 答题步骤:先对诗词相关原句作一解释,找到题眼,再列出几条作答。



【表达技巧】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2、比拟;3、设问;4、反问;5、借代;6、夸张;7、用典;8、化用;9、叠字;10、双关等。

二、常见的语文表现手法:1烘托;2用典;3赋、比、兴;4联想和想象;5渲染;6抑扬;7照应;8征;9.设置悬念;10.衬托;11.欲扬先抑;12.对比;13、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4、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15、托物言志;16、移情;17、虚实相生;18、动静结合;19、点面结合等。

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四、结构技巧:1、开宗明义,直接点题;2、曲笔入题,造成悬念;3、照应;4、伏笔;5、卒章显志;6以景结情;7、画龙点睛等。

【语言特点】

清新雅致、平淡质朴、绚丽飘逸、明快、含蓄隽永、简洁凝练、形象生动等。

【思想情感】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反映离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的疾苦;4、对国家


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二、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2、保家卫国的决心;3、报国无门的悲伤;4、山河沦丧的痛苦;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三、思想怀人:1、羁旅愁思;2、思亲念友;3、边关思乡;4、闺中怀人等。四、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夕盛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伤感;5仕途失意的苦闷;6、告慰平生的喜悦等。五、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思念;2、情深谊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等。

【备注】1、表达技巧参考《榜上有名》172页;2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参考《榜上有名》174页;3、思想情感参考《榜上有名》177页;4、名家风格参考《榜上有名》179页。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0ab66daf1ffc4ffe47ac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