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雨巷》一课 2013年3月7号,我听了一节李娅老师讲戴望舒的《雨巷》,很有感触。 首先,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做法,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一开始先听诗朗诵,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印象;随后又由学生朗读两遍,一遍是个人读,一遍是集体朗读,每读一遍老师都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感受;接着学生发言,谈自己对诗的印象,较多的是“凄清”“迷惘”“寂寥”等,大都是摘诗中某个词语来表达;然后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感受逐步往诗作的基调与氛围上引导。这些引导很自然,因为紧密结合学生的第一阅读印象。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到诗歌氛围之中,阅读、感受和理解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其次,这堂课还比较成功的一点是既放得开,又不面面俱到,要解决的问题比较集中,整体安排干净利落,井井有条。课堂前半部分反复阅读课文,从中穿插引导学生感受诗作氛围,然后顺势提出探讨"美的原因";接下来用细读的方法,重点分析油纸伞、丁香等意象,讲得很深入,又能结合学生的体会,把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引发出来了;最后则提升一步,重点解说形成诗作美的主要原因一一意境之美,并说明意境在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这就把《雨巷》的艺术特色勾勒出来了,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诗歌中意境之美的重要。 李老师的教学偏重启发,整堂课的安排大都是在师生的对话中完成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如果课后问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是以前不懂而现在明白了的,以后再接触现代诗歌会有什么方法,学生恐怕不见得能回答清楚。上课可以放开,让学生发挥,但一堂课下来,必须有一定积淀,必须有些“干货”可以把握。这就要画龙点睛,总结提升。 总体而言,这堂课设计得很好。注重营造和谐融洽的课题氛围;注重创设真实贴切的教学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到真实贴切的情感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每一小节的讲解都有很自然的过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0fd78952ea551810a687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