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行知的教学智慧 有时候我们需要向历史要智慧,通过重温历史的某个片段或观点发现新的方向。比如,历久弥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每一代人都在试图谋变,却可能要重复那些恒久不变的常识。 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下陶行知当年倡导的教学主张,先从一个喂鸡吃米的故事开始。 有一次,陶行知应邀到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并没有直接开始演讲,而是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很好奇,不知道陶行知到底要干什么。陶行知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陶行知又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接下来,陶行知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行知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学生,学生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学生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行知富有创意的开场白叫好。 这个有趣而形象的故事充满深刻的教学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解教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走向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学会放手、善于放手。在课堂上,放手是一种爱,爱学生就要给学生自由,而非以爱的名义控制和灌输。 陶行知借这个故事不只是隐喻学会放手,还意在批判当时的教学灌输现象之严重。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样的现象又有多少改观呢? 让我们共同从这个故事的隐喻出发,学会像陶行知一样“轻轻地松开手”,如此,正如鸡可以自由地吃米一样,学生也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每个人天生都有充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做的就是放手,将自己真正定位为协助者和支持者,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探究。 学习终究是一件高度私人化的事件,没有人可以包办另一个人的学习,无论教师为学生提供多么有营养的食物,“吃”的事情最终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有人说,课堂应该是充满机会的地方,那么这个机会首先应该是练习“自主”的机会。课堂教学绝不是一厢情愿的喂养,而是给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 陶行知的教学理念不仅体现在故事中,他还提出过许多具体的教学主张。在教学上,他极力主张“教学做合一”,甚至将“教学做合一”5个字作为晓庄学校的校训。他生怕有人将教学做割裂理解,所以就此做过专题演讲,阐明“教学做”是一件事,而非三件事。在做中教才是真教,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陶行知是那个时代“最课改”的人。1927年,他曾阐述过“为教而学”的理念,让学生做“小先生”,“以教人者教己”。循着陶行知的这一理念,让学生成为教者,以教者的方式倒逼学、促进学,更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发生。 陶行知的这些主张,既是理念也是方法。说出来,讲给别人听,是学生的一项关键能力,也是课堂的生长素。好的课堂应该让表达生根,让学生变成学习结果的输出者,因为输出是比输入更重要的学习方法。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教师过度讲授实在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善于停止自己的讲授,学生才有机会张嘴。而闭嘴何尝不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呢?难怪有人说,“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更长的时间学会闭嘴”。 过去我们常说,凡是学生会的可以不讲,那是不是意味着,学生不会的就可以多讲呢?其实未必。学生不会的教师也可以少讲,因为这样可以给那些不会的学生更多表达、发声的机会。让学生从倾听者、接受者,走向表达者、讲授者,一定会遇见最美的课堂风景。 从“为学而学”走向“为教而学”,意味着理念的一次跃升,而“为教而学”这样的理念在实践领域落实得还远远不够。 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真实的课堂样态参差多样。无论新理念、新技术更新多么频繁,不要遗忘了历史,遗忘了过去的时代高度。从那个既定的高度出发,一定能找到更精准的课堂坐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153c1a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