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孙过庭《书谱》中的创作思想 作者:侯亚希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以孙过庭《书谱》为理论基础,阐释了实践过程中的主观客观因素以及技法和书写状态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应用。进而说明了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实践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书谱;五乖五合;书法创作;主观;客观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2-0087-01 本文主要是从孙过庭《书谱》着手,研究其书论中关于书法创作的部分。写作的目的,一是针对《书谱》中关于书法创作的部分做一些阐释,二是为以后更加深入全面的进行书法创作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一、简述五乖五合 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了“五乖五合”的理论,所说的五乖五合应该这样理解:心旷神怡闲适的心境或是笔尖的自然流露方式为一合;用心去追求其中蕴含的知识为二合;时间和自身心态为三合;纸墨灵活的配合为四合;偶然间有想书的强烈欲望的心态为五合。意愿与用笔趋势相违背的体现为一乖;心和行动不一致为二乖;天气不利为三乖;纸墨不合适为四乖;思想懒惰两手怠慢为五乖。可见,作书除了主观条件之外,还要与客观条件密切配合。 二、五乖五合中的主观因素 五乖五合中关于创作的理论主要涉及对创作心理的描述,是古代书论中比较具体讨论创作状态的著述。文中说要偶然欲书,其实偶然性很大程度上正是书者自身稳定的技法和思想感情的体现,因此要表现书者的丰富思想,就必须掌握书写技巧并且经常训练手上的功夫,才能意在笔先。对于自身条件下的书法创作,即主观创作,我有以下思考。 首先,书法的创作存在一些客观不利因素,比如来自文字本身字法的限制。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将文字本来的面貌太过夸张变形,也要遵循文字结构本身的规律。二是,我们从识字开始就写汉字,每个人都养成了自己的书写习惯,很难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去打破这种习惯,必须抑制自己而去学习古人,这是来自自身的阻力。三是,不能矫揉造作,我们刚开始创作往往会养成东拼西凑的集字习惯,虽然这让作品看上去增添了古色,但毕竟是不同风格的拼凑,会明显感觉到字与字之间的格格不入,反而不自然。从主观来讲,首先要掌握的是技巧,这是最基础的,然后就是形式上的追求以及视觉效果,在上升一个层次那就是书者的意境体现即作品的神采,这些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五乖五合中的客观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乖五合中讲到纸墨相发(纸张与笔墨相互生发、相得益彰)和纸墨不称(纸张和笔墨互不相称),分别为一合一乖。可见书写材料的重要性。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用具的发展日趋成熟,而就在这个时期,书体也开始走向成熟,这就体现了材料与书法发展的相关性。从古至今,我们运用文字或符号来表达思想,文字从以交流为目的到发展为一门艺术再到后来回归于交流。而书法用具作为文字的依附,从为了使文字更好的达到交流效果为目的到发展为一种为艺术而全面周密讲究起来的材料再到后来为了文字的普遍交流而逐渐快捷实用。文字与工具材料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就遇到了重叠和交汇。这何止是一种巧合。当然,用具的发展也与这个时代的科技有关,而文字的交流运用也对科技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纸张实物,是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初期文景时期汉墓中出土的一张纸质地图,纸面平整光滑。到西汉晚期昭宜帝时期,纸上书写草率的隶书,是已出土的有字古纸中年代最早的一张。最迟至西汉末年,已开始大量使用纸来抄写经籍了。同时,从书体的演变来看,汉代确实为整个文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书法在探索,材料工具也在探索。从篆隶到汉简,从简牍到纸张。两条明晰脉络的发展为魏晋南北朝进入纸时代做了重要铺垫。 以上就《书谱》中的创作思想做了阐述,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除了不能人为控制的自然因素外,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既要达到主观上的要求,也要讲究客观的工具材料。 四、书法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理论与实践是两个不同但却十分相关联的范畴,理论的功用在于分析、明辨,以及启人心志;实践则是更加注重心灵的感应。 纵观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可以说真正的书法实践,是实践者既对传统的书法继承学习,在学习中对书写美有意识的追求,同时又要打破传统,与时代的欣赏水平相同步,追求个人书写风格的形成。它标志着书法真正从单纯的实用进入了艺术创作时期。因此,书法理论总是围绕着书法实践而展开,总结书法实践的成败得失,并指导着书法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个完善发展过程不但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书法史和书法传统,同时也为我们当代的书法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资料与史学依据。及时阐述当代书法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对明确书法实践的正确方向和提高书法创新的时代效率,鉴别书法理论研究的伪劣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第八次印刷. [2]书法篆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3月第九次印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b54d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