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教案 1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教学目标】 1、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2、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义,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进一步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4、初步探究宴欧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2、进一步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3、初步探究宴欧词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黄金缕”“一箩金”,这是一首抒写闺中情思的词。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里,以“蝶恋花”为词牌名的词层出不穷。李煜、晏殊、苏轼等人均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毛泽东也曾为之填词。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佳句,满腔激情地畅诉伟人胸怀。伟人的慷慨激昂、伟人的志在天下,不言而喻,常人难及。然欧阳修作为文人为我们展示了《蝶恋花》的又一境界。它能在众多诗词中脱颖而出,至今流传不衰,源于怎样的艺术魅力呢?就让我们走进他,去品品味。 二、知人论世。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三、诵读。 (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思考1】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的题材。(闺怨) 【思考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上片重在写景(深闺独处图),下片重在抒情(孤寂愁苦)。 【思考3】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思考4】理解词语意思。 杨柳堆烟——(杨柳在烟雾笼罩中也如一堆堆烟雾) 帘幕——(垂落下来的柳枝像门帘布幕) 章台路——(代指歌妓聚集的楼馆) 乱红——(零乱的落花) 【思考5】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茂密堆积如烟,披挂下来的枝条如同重重帘幕,无从记数。那个人却乘着华美的车骑,淹没在被高楼挡着的烟花柳巷。 面对暮春三月的狂风暴雨,只能掩上门等待到黄昏,怎么才能留住春光呢。流泪问花花不语,只见那片片零乱的落花从千秋上飞过。 【思考6】有人说全词的眼在“怨”“恨”“伤”“苦”这四个字上,请找出词句一一对应。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教案 2 “怨”——“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恨”——“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伤”——“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苦”——“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二)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鉴赏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1、鉴赏“深”、“堆”二字。 (1)“深深”两个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的设问,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写出了杨柳之密、雾气之浓,阻碍了女主人公远望丈夫的视线,传达出深居闺中的孤独凄苦之情。 2、赏析这三句的艺术手法及效果。写了哪几个意象?意象是怎样次序展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构成了一幅深闺独处图,意境孤寂凄冷。 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写出了少妇生活环境的阴森、幽邃及与外界隔绝的特点,表现了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的压抑与禁锢。 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妇难以言明的内心隐痛。 【鉴赏2】“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1、庭院深深中的妇女为什么会有难以言明的内心隐痛?前后两句所写的角度有何不同? 原来丈夫正乘坐着豪华的车骑,在温柔富贵乡里尽情享乐呢。与闺妇的处境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女子怨恨的原因,也传达出“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怨恨之情。前一句写的是丈夫的情形,后一句是写这位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鉴赏3】“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1、“春”字如何理解? 语意双关,表面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2、这几句写了哪几个意象?它们分别用了哪些词来修饰?表达了什么情感? 雨、风;三月;门、黄昏;春。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 3、俞平伯评曰:“‘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逐层深入地展示了现实的凄风苦雨对其芳心的无情蹂躏。 【鉴赏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 1、采用层层深入手法,写深婉绵邈的情思,自然浑成。 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第一层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只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至,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第三层是花儿竟一旁缄默。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同情,令人纳闷。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的。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 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象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 2、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②主人公见花被风雨摧残,联想到自己的命运而落泪,泪眼问花,花儿却不说话,花儿已经幻化为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的冷漠。③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人同情的悲苦和孤独。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教案 3 (三)三读诗歌,总结归纳。 【思考】全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的闺阁怨妇的形象。 这首词意境深远。词中写景写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内景到外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 四、拓展 阅读:《破阵子》和《蝶恋花》都写春景,它们有何异同? 同:都写落花,《破阵子》交代时令,描绘春色;《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 异:手法不同,《破阵子》是正衬;《蝶恋花》是借景抒情。 五、悟读课文,合作探究。 1、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的是闺怨,也有人认为作者有所寄托,你认为呢? 提示: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主要依据是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时期,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 2、结合已学过的三首词,初步探究宴欧词的特点。 (1)内容: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淡出抒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思维定式的影响。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是随意性的应酬,是私生活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 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 (2)艺术形式。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使词的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 七、布置作业:当堂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蝶恋花》 欧阳修 景 深闺独处图 幽深 凄冷 烘托 情 悲伤:独处的愁苦;环境的凄凉; 韶光不再、青春易逝;无法主宰自己命运。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1f0191e84254b35effd34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