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时间:2023-04-07 14:30: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们读了多少书

再通俗不过的题目,但却再直接不过的追问。的确,老师们很辛苦,这里丝毫没有对我们敬业精神的怀疑,反之,是对我们职业倦怠的沉思,是对职业幸福的探寻。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古人苦中得乐,于是“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便有了——先秦散文的博大精深,汉代大赋的铺陈华丽,六朝骈文的典雅雍容,唐诗宋词的一唱三叹,明清小说的辉煌灿烂。如同中国厚重的历史一般,我们总是对传统文化不经意的触翻,国学冷了又热,毁了又赞。很多时候,老师们也是将之搁在一边。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么陷于词句的反复训练,或者失于文章的过度解读。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但观文者实难披文以入情,更难达到“言尽而意不尽,薏尽而情未了”窃以为,这些虽与教师(乃至所在教研组、学校)的教学研究平、文本解读能力、课标落实程度等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根本因素之一就是在教学生之前我们首先读了多少书?俗话说,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厚积尚只能薄发、博观才只是约取,何况积累不厚、所观不博呢?北大的钱理群先生在语文教学与经典阅读》中就谈到教师读书不多的问题,并给语文教育定义:什么是语文教育?就是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老师们带领着一批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学生一起读书、思考、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快乐,来感受到人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腹有诗书气自华,课堂上的典雅大度、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入情入境、妙语连珠,不多读书积累,恐怕这些难以做到。这是第一个话题。

第二,读什么呢?读经典。这好像是都知道的道理,但道理虽浅,而做到并不一定容易。这使我想起了余华的一段话:“后来我读到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他给一个文学青年写了封信,其中有一句话:你宁可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现在的一百多种文学杂志。那时候我马上就明白这一个道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垃圾上,应该去读经典的作品。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所提到的先哲们的以及其他大量的经典我们怎能不去青灯黄卷,细细品读呢?

第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国学热的问题。眼下,国学热大有升温的趋势,但是,有不少商业炒作的成分。对于国学,我同意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张晓林先生的观点,即:今天的国学热值得肯定,因为它表现了新时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表现了日益提升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同样,今天的国学热也需要引导,因为里面夹杂着某些文化的盲目,表现出某种困惑和焦虑。既要看到国学和传统文化是推进现代化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精神文化资源,又要看到它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不要人为不适当地夸大和拔高,赋予其难以承载的期望。”朋星局长多年之前在济南时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深入浅出的谈了古文的作用。读经典特别是古代经典益处良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18fcdf172ded630a1cb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