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随笔 和女儿睡前对话所想到的 爸爸给朵朵读《凿壁偷光》,读到匡衡最终由于刻苦读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朵朵问:“有学问的人能干什么?”爸爸不假思索:“可以做大官!”朵朵又问:“做大官可以做什么?”爸爸思考了一下说:“做大官就有权利和地位!”我听不下去了,接过话:“做大官,可以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可以帮助那些穷人......”听后,朵朵总结道:“爸爸说的很多话我都听不懂,你说的话我很少听不懂。” 说完后朵朵就准备睡觉了,可是我思维却活跃了起来。我和爸爸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回答让我想到了“学习(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如何和儿童交流”,而朵朵最后的总结则让我对儿童观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为了什么而学习? 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一千个回答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上小学时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说要当科学家。可能那时候觉得科学家很厉害。再大点,因为喜欢读书写作,对文字比较感兴趣,我又想成为一个作家或者文字工作者。可高考结束考虑综合因素,选择了师范,接着顺其自然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回头看,教师也算是文字工作者吧! 一路走来,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习让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走上了教师的道路。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喜欢上了和孩子在一起的那种纯真的美好,看着孩子上课时一张张渴望的眼睛、收获的一张张证书,感受着学习带给学生的快乐,幸福和价值感在内心油然而生,这也是学习带给我的。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随着知识阅历的增加,我越发觉得我更需要学习了,因为要教给孩子(不管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女儿)一碗水,我用一缸水是远远不够了,对,应该是源源不断地活水才可以满足需要。如果说之前的学习是为了谋生这种功利的目的,那现在的我更多的是为了内心的丰富、为了适应、为了发展。因此,我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的各种知识。也许,这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应该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二、如何和儿童对话? 语言是有力量的。在我听到爸爸回答“学习可以拥有更多的权利和更高的地位”时,我的内心是很排斥这样的功利性的解答的,尤其说话的对象是可塑性最强的、渴求知识、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向往的不满五岁的孩童。家长的一句话就可能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和儿童这个天生的哲学家对话时,我们要慎言。 关于子女教育,听到很多的一种声音是“让她有个工作就行了”“长大后挣钱养家”“当官发财”,处于农村,还会听到“学习有什么用啊,还不如早点下学找个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至于“报效祖国”“为共产主义奋斗”那只是在升旗仪式时唱的高调。这种想法的家长有很多,更有甚者,在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他们会和老师敌对起来,对着老师指手叉腰好不气势!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觉得教师处境很可怜,相反,我为这个孩子可怜、可惜,可惜他生在了这样一个家庭,可怜他有这样“假爱”的父母! 因此,和孩子对话,或者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说老师的“坏话”,即使听到孩子口中老师有一些不理解的做法或者行为,家长也应该先安抚学生,站在老师的立场!然后私下和老师沟通。这样的孩子才可教,这样的家长,才有远见! 另外我们在和孩子对话时还要具有发展的眼光,要着眼未来,不能简单以自己功利的想法来蒙蔽孩子渴望广袤世界的眼睛。就像《下王子》所说,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所有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我们却与童心渐行渐远、甚至迷失。我们要教会孩子温和地看待世界的一草一木。 希望,我们的孩子、我们每一个父母,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永远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王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8e34e1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