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柿扁”的传承创新 钱樱 (宜兴214221) 摘 要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起源于北宋,发展至今,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时代的长河中逆流而上,一次次给人惊喜。紫砂壶“柿扁”是一款经典器型,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柿子,此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时代审美和内涵,体现着浓厚的自然意趣,折射着丰富的人文情感。 关键词 紫砂壶;柿扁;自然意趣;思想属性 《徐秀棠说紫砂》一书中提到:“在现代社会,作为商品的紫砂陶器的精神属性,越来越高于它的物质属性,人们今天购买紫砂壶看重的并不完全是它的实用性,而是素面素心的紫砂壶能舒缓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调节紧张的精神状态……紫砂壶寄托了人们对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怀念。”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起源于北宋,发展至今,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时代的长河中逆流而上,一次次给人惊喜。紫砂壶本质上是朴素的实用器,但发展至今已成为雅致生活的象征,它走进人们的生活甚至心灵深处,执一壶品茗,悠然地度过半晌时光,便能让人如痴如醉,恍若穿越到远古的历史,走进唐诗宋词的诗意里,又或者走进那繁盛璀璨的大唐,欣赏一曲霓裳羽衣舞,又或者走近那撑着油纸伞姑娘的满腔心事中,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的美首先通过外貌呈现,紫砂壶的美也需要通过造型来呈现。可以说,造型是一把壶的基础,决定了紫砂壶留给观赏者的第一印象,一壶如一人,有的清雅绰约,有的玲珑可爱,有的落落大方,有的质朴素雅,不同的造型呈现出不同的气质,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享受。 紫砂壶“柿扁”(见图1)是一款经典器型,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柿子,其型流行于民国初年,经久不衰,体现着浓厚的自然意趣,折射着丰富的人文情感,与人们的美好情感融汇贯通。紫砂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时代审美和内涵,兼收并蓄,此壶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简约而生动,融合了筋纹器的造型特点,以流畅有力的筋纹线将壶身划分为均等的六部分,线条内凹、使得身筒凹凸分明,更彰显出饱满之感,极具自然意趣。纵观整壶,壶体摹仿柿子之形,身筒略扁而具张力,因紫砂壶身筒由全手工拍打而成,所以极易坍塌,行话有“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之说,此壶虽扁而挺拔有度、饱满有力,可见艺人的制壶功底,十分难得;底部为全截面,重心沉稳,给人以庄重大气之感;三弯流胥出有力,从根部到流口由粗及细,过渡自然,根部浑厚有力,流口纤巧玲珑,整体优雅挺拔,壶把根部自然上提延转,而后下弯成圈把,与壶流相互呼应,走势蜿蜒,提携了整壶气势。壶肩圆润,过渡舒缓,短颈稍稍拉高身筒,提携气势;壶盖为压盖,与壶身严丝合缝、通转流畅,盖面盈起自然流畅的弧度,与身筒完美契合,形成饱满的张力;壶盖为扁珠钮,与扁圆形身筒相呼应,饱满玲珑、灵气十足,可谓锦上添花。有别于传统器型采用花器装饰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此壶采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提炼手法,抽象与具象相结合,使得作品简约生动、自然古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展现出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八木篇载,柿有七绝:“一多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见柿子在人们心中的巨大价值。柿子成熟正值秋末冬初之际,在《尔雅》中,“春之发生,夏之长嬴,秋之收成,冬之安宁”为四时之祥,彼时,红红的柿子挂满树梢,饱满圆润、形如如意,柿子谐音“事”,古人便将诸多种喜庆吉祥的内涵融入其中,赋予柿子“事事如意”、“事事安顺”等美好寓意。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又有清热润肺的作用,是很多人喜欢吃的水果。天冷时,吃一个红彤彤、甜滋滋的柿子,剥下薄薄的一层皮,丝丝缕缕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嘴角沾满柿子汁,心里也暖和起来。此壶造型丰润饱满,塑造成一只成熟的柿子,既有象征之用,同时圆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和谐圆满,契合此壶的主旨,给人以丰收的喜悦,营造出吉祥喜庆的意境,升华出亲近人心的意味。在农村,很多人家门口都会种一棵柿子树,大人在树下闲聊乘凉,孩童爬树、游戏,柿子树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农村人的生活和记忆。每到秋天,红彤彤的柿子让人心生喜悦,人们采摘柿子,将柿子制成柿饼,柿子不仅是水果,更是一种情怀,象征着一种诗意浪漫、自在悠然的田园生活,呼应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本心。此壶通过对自然界中柿子形态的呈现,将柿子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融入其中,极具民族韵味,贴近人心,同时,它清新自然,让人产生诗意的联想,演绎出触动心灵的内涵,引人共鸣。 艺术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紫砂壶立足于传统,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逐渐超越传统实用器的范畴,展现出独特的观赏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身为一名现代手艺人,应不忘初心,坚守一脉相承的传统技艺,踏实理性、厚积薄发,自然而然地实现传承到创新的转变,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为推动紫砂艺术的发展尽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庄红阳.现代人的田园梦想——论紫砂壶“瓜语提梁”的创作[J].江苏陶瓷,2019(1):69,72. [2]王涛.寻踪紫砂文化学[J].景德镇陶瓷,2009(1):12-1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7355f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