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05-03 12:38: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情感对于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而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健康的社会情感需要从小培养。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地存在着自我中心、冷漠、适应能力差、缺乏责任心和合作意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新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合作教学的具体要求,并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精神,改编教案、故事,创设活动、游戏合作性行为的交往环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了一系列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的情境,来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幼儿园实行合作交往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自我中心化及去自我中心化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复进行、不断发展的。每一次的自我中心化现象都会带来其对立面即相应水平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从幼儿的认知规律及游戏的发展水平看,三岁半以后的幼儿很需要找同伴共同玩乐,这是团体生活的开始,这个时期是培养幼儿互助合作的重要时期。但是,幼儿在游戏中及少有合作的表现。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1.幼儿本身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认识领域的特点。2.幼儿具有攻击与打架的习性。攻击与打架是幼儿期社会行为发展的特征,可以说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态。3.成人习惯于向幼儿屈服而幼儿间无法相让。同时,又由于单门独户的单元住宅的普及,减少了幼儿游戏的场地,也限制了同伴间自由交往的机会。这一切都限制了幼儿同伴群体的交往、合作。因此幼儿园实行合作交往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幼儿交往能力,合作性行为的训练与发展

1.面向全体幼儿,努力为每一个幼儿创设良好的与人交往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幼儿的整体交往水平



1)通过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故事、儿歌、讲述、谈话、表演等手段,向幼儿介绍有关社会交往的知识,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交往,使幼儿建立社会交往的意识和情感,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习得交往的策略,理解有关概念,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2游戏是幼儿交往的最佳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机会和时间,培养幼儿主动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经过逐步的教育训练,幼儿掌握了许多交往方法,提高了交往水平。



3)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生活中发生的社会交往是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如洗手、喝水是否按顺序进行;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幼儿在这些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运用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鼓




励和引导,如请胆小的幼儿到别的班级借东西等。教师要为每个幼儿创造、提供交往的机会,如大家轮流当值日生等。



4)采用社区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了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我园充分利用社区里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使幼儿能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与父母、教师、同伴以外的人交往,把在幼儿园所学的交往知识和方法,到社区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强化。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交往

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幼儿特别胆小和害羞,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不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针对这些我们设计了找优点的主题活动,每个幼儿给自己、同伴找优点,优点找得越多越好。我们有意让那些胆怯、害羞的孩子多说一些自己的优点,还发动全班幼儿给他们找出很多的优点,鼓励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



三、评价

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对幼儿的合作活动过程、学习进展状况进行观察,做出客观的描述,对照合作活动的规则和要求,诊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给予纠正或强化,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行为。



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合作性行为,教师必须对幼儿的交往技能掌握程度和合作性行为发展程度有个清晰的了解,及时修正和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发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给予指导帮助。在幼儿进行合作交往活动时,教师应在旁边作巡回观察,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性行为时,教师应适时地给予强化,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得到保持。



经过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许多幼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变得开朗、活泼了,乐于与人交往;待人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喜爱上幼儿园,喜欢和老师、小伙伴在一起;在游戏中懂得合作与谦让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79cb64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