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者行为研究 高姗1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旅游者 行为研究是旅游人类学中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梳理和归纳了这一研究 重点中的两类主要研究趋向,即借用人类学通过仪式理论的“旅游——仪式”观点和“从个 人经历转换的视角看旅游”观点,揭示出人类学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体验和旅游对游 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旅游者行为 (二)旅游者行为的推动因素 对于旅游者旅游的根本原因,格雷本提出“可支配收入”和“文化自信”是旅游者形成 的两个条件,同时“怀旧”和“倒换生活体验的需要”也是两个重要因素。经济收入决定了 人们是否能旅游,而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必要的时间、可支配收 入和文化自信以后,旅游的愿望就会变得强烈。“怀旧”的情绪常常激励和吸引旅游者,它 可以被看作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真朴生活的向往。旅游行为反映出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 消遣、玩乐需要,正是这一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旅游,也就是“倒换生活体验”的需要。 二、“多元体验" 艾瑞克科恩是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揭示旅游者行为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 科恩指出:不同的人渴望不同模式的旅游体验,因此旅游者也不止一种类型。 (一)五种类型游客 科恩将旅游者以及游客体验分为五种类型,即:休闲娱乐型模式、转移型模式、体验型模式、实验型模式和存在型模式。他将这五种体验至于一个连续体上,连续体的一端代表大众旅游者的娱乐体验,中间分别是转移型模式、体验型模式、实验型模式,在连续体的另一端是存在型旅游者的朝圣体验。 (二)“中心"与“旅游真实性" 科恩认为,个人与其“中心”存在不同的关系,即个人对“中心”的诉求程度不同,从而存在不同的体验模式。“中心”主要涉及个人的精神领域,无论是文化或宗教,这个中心对于个人而言,象征着其人生的终极意义。这个观点有些类似于“旅游真实性”。或者我们 可以理解为,旅游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个人从而采取相应的不同态度与行为,并最终体会差异的旅游体验。按照科恩的旅游者分类的连续体,从娱乐到朝圣,旅游者对“中心”的认可程度逐渐,旅游者最旅游真实性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强。同时,不同模式的旅游体验也因其实现机会的难易程度而异,体验模式越“深刻”,其实现机会相对就越小。 三、“从个人经历转换的视角看旅游" 丹尼逊·纳什更注重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研究,他超越了对具体的旅游过程的 研究,把旅游活动看作是一种文化接触和交往的方式。在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方面,纳什提 出“从个人经历转换的视角看旅游”的观点,以游客为研究中心,注重分析作为接触方之一 的旅游者,接触的真正本质以及接触给旅游者带来的影响。 (一)接触状况和游客反应 纳什认为,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应该关注各种各样可见的游客体验和反应,并分析其社会原因和结果。首先,旅游的种类,也就是游客游览期间的活动,会造成不同的游客体验类型。第二,游客是独自一人还是集体行动也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如果游客是集体行动,就可以减少与目的地社会及文化的碰撞。游客如何评价集体体验,对他们之后的满意度有很大影响。第三,导游对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有一定影响。导游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促成游客与目的地社会的交流,游客对这个交流过程的评价其实就是游客旅游体验的反映。影响游客经历的另外因素是目的地社会的特点以及游客与这个社会的关系。如果目的地社会和文化对外来人员有更大的兼容性,则游客可能与之相处融洽,旅游体验也较为满意。如果游客的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7e5b3c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