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_教育文摘

时间:2022-09-16 19:19: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炊烟

炊烟,对于曾经在农村生活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一个村庄的标志性符号,是薪火相传的一种象征。多少年来,它悄然无声地伴随着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彩地演绎着人世沧桑和农耕文明。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炊烟充满着原始、美丽和古朴,流溢着温馨、幸福和憧憬,是一个永远温暖避风的港湾。一到做饭时间,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冒出无数缕炊烟,或细、或粗、或直、或弯,袅袅娜娜,轻盈缥缈,在绿树掩映的院落上空徐徐飘荡、升腾、连接,汇织成一张薄如蝉翼的纱帐,保护着整个村庄。特别是黄昏时分,在夕阳斜照下,炊烟与苍茫暮色融合在一起,更加显得朦胧和凝重,就像一部等待打开的历史画书。通往村庄的大路上,人欢马叫、热闹非凡。劳作而归的街坊邻居,一头钻进炊烟弥漫的村庄,去洗涤身上的疲劳和尘埃。不一会儿,便会端着饭碗蹲在家门或胡同口,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谐和快乐。“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邓丽君的这首《又见炊烟升起》的歌曲,道出了无数人对故乡炊烟的偏爱与留恋。

我是在炊烟的熏陶中长大的。小时候,经常和弟弟依偎在母亲身边,看母亲烧火做饭。那手拉风箱的啪啪声、灶堂里不时窜出的通红火苗、稀薄烟雾中飘荡的柴草味道,以及帮助母亲添柴烧火的情景,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成了我童年的永恒。在炊烟的不断飘升中,我上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参军来到部队,完成了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入伍离家那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母亲就忙着给我做饭,并给我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嘱咐我到部队一定要勤恳吃苦,诚实做人、踏实干事。尽管那天天黑看不清厨房上空升起的炊烟,但那顿饭是我吃得最香最甜的饭菜。 炊烟是灵性的,它不仅是一种风景,还是一种呵护,一种召唤我们回家的信号。每当和小伙伴们在大街或村外玩得忘记回家,只要谁说一句:“我家烟囱不冒烟了,该回家吃饭了。”大家便会一溜烟地往家跑,省得父母喊叫。如果有时玩得忘乎所以,父母便会头顶着炊烟,来到大街或村外呼唤我们的小名,把我们叫回。在父母的精心关爱下,我们如憋足了劲的小树苗,茁壮成长。在炊烟飘动的日子里,无拘无束地绽放童年的纯真、摇曳理想的旌旗、停泊疲惫的心灵,使我们感到炊烟的安谧与博大。

现在随着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故乡人很少再用柴禾、秸杆烧火做饭了,取而代之的是煤气和电磁炉。炊烟远离了农家小院,游离了整个村庄,迷离了我的视野,变成了记忆中的一叶扁舟和精神家园。我很难想象没有炊烟升起和鸡犬相闻的村庄,会是怎样的的一种清冷和寂寥;旖旎多姿的田园风光,将失去多少灿烂和婀娜!

故乡是一根长长的红线,一头牵着我,一头牵着家。前段时间我携妻带子回故乡看望老母亲。老母亲嫌我在城里吃的单调,特地要给我蒸上一锅野菜馍。她让弟弟在院中支了一口铁锅,用柴禾烧火。母亲说:“柴禾烧火蒸的馍好吃、有味。”我和妻儿非常感动,一边陪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伴母亲烧火,一边唠叨家常。望着不断升起的炊烟,我仿佛又回到了美丽的童年。这炊烟,在我心中飘荡了多少年月……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fcc47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