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学导论

时间:2022-12-08 05:23: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名词解释

1、族群意识:是族群成员之间建立相互认同、确认自身身份及划分族群“边界”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随着内部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

2族群分层: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族群成员划分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其主要研究族群中所有成员在族群地位中的分化和流动。

3族群领袖:当群体之间为争取各种利益相互抗争时,每个族群都会涌现出一些领袖人物,他们力争使自己被本族群和社会其他群体接受和认同为本族利益的代表者。 4天下格局:中国的中原王朝在处理与周边领国的关系时所采取的经略是建立一种以中原王朝为核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稳定、和睦相处的政治地理格局。 二、简答题、论述、填空、判断等

1、西方族群社会学研究的4个主要方面 答:(一)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族群关系演变的宏观理论(二)族群分层及其演变的宏观分析(三)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围观分析(四)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族群关系专题或个案的实证研究

2、族群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答:①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研究而不是族群历史的考证,主要关注社会中某个族群集团的现状以及它与别的族群集团间的互动关系。②研究对象侧重的是族群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各族群集团自身。③研究中注意个人与集团两个层面的结合。④比较注重各种因素的综合研究。社会学研究在尽可能综合和忠实地描述社会现象的基础上,力图解释族群关系方面种种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分析影响和制约族群关系的各类因素。⑥主义汲取、借鉴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⑦注重实证研究。⑧结合国家政策的指导作用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⑨结合区域发展进行研究。⑩关注该国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国内族群关系的发展趋势。

3、如何进行人们的族群认同及其演变的微观分析

答:①从各种文献中分析中国历代对“族类”群体划分的定义、思想和应用②调查社会中人们“民族”概念和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与演变③对长期生活在国外的华人、留学生进行访谈调查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危机时期 第三阶段:重建时期(课本P5051

5、没过族群关系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答:第一阶段:“盎格鲁----撒克逊化” 第二阶段:“熔炉” 第三阶段:“文化多元主义”

6、自1988年春季开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研究生开设了“民族社会学”课程,90“民族社会学被列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和博士招生的专业方向之一。“民族社会学这门课程而言,称其为“族群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或“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更为合适。 7、族群社会学关于族群、族群关系的理论

答:中国历史传统上处理族群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欧美各国关于族群关系的理论;苏联的民族和民族关系理论(课本P89

8、梁启超是把我国各族群最早称之为“民族”的学者:“国族”这一提法最早见于孙中山先生1924年的《民族主义第一讲》,他把英文中的“nation”表述为“国族”,称“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称中国人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就是中华民族的“国族主义”

9、英国社会学家史密斯认为“nation(民族)是除了性别、空间和阶级之外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一类群体和身份认同。




10、美国社会学家霍洛维茨指出,在研究族群边界变化时要注意区分开“认同的准则”和“认同的标记”

11、中国文化绵延不衰的原因 答:(1)汉族“善于锐变”。其他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古秘鲁等,在内乱外患的冲击之下,灰飞烟灭,而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国虽然历经许多磨难,但由于汉族之“善于锐化”不但没有消亡,而且还不断发展壮大。2)汉族“尚中庸”。儒学这一套中庸思想和当时先进的农耕经济相联系的文化体系可能是汉族在各种恶劣条件下保持其文化传统,以及当入侵外族在武力上占优势时仍能欣然接受汉族文化传统并被最终汉族同化的重要因素 3)汉族“无种族界限”,对外族“无歧视之见”。历史上汉人对于其他民族的偏见与歧视程度比较低,导致各朝代以皇室为首的大量族际通婚,在朝臣中启用大量外族人士。外族建立的政权也存在大量族际通婚和任用它族人士的现象。

12“华”与“夷”之间的相互转化

13.中原王朝处理与四周番邦之间关系的经略

答:中国文化传统中处理组群关系的国家目标,就是维护中原王朝统治下的“天子”和“子民”,并通过各种方法(主要是军事震慑和怀柔相互配合的办法)来努力向四周“蛮夷”施以“教化”,是他们自愿的接受中原王朝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秩序,在军事显示“天威”的同时,主要在文化道德感化和经济贸易互利的基础上与周边族群和其他邻国和平相处。推行这一目标的经略方面则包括了“和亲”(公主、宗室女下嫁外族首领)“互市”(茶马贸易等)以及对外族军队来犯的反击。

14.1975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赫克托出版了《内部殖民主义》艺术该书对一个多族群国家内发达核心地区与欠发达边缘地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两种发展模式,一个是“扩散模式”,一个是“内部殖民主义”模式。

15、美国学者英格尔试图在三个层面上分析族群关系:第一个层面是心理和意识形态层面,讨论与族群偏见和族群歧视相关的“族群中心主义”观念和意识,这种意识形态一旦被建立起来并形成一个整体性社会文化氛围,族群关系就是在这样的宏观文化背景下进行互动与演变的。

16、霍洛维茨把族群互动的发展变化趋势大致归纳为两大类和4种情况(课本P81

族群同化(Assimilation 血缘融合 A+BC 族群

联合 A+BA 一个族群的认同意识被另一个族群所取代

族群分化(Differentiation 分裂 AB+C

一个族群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部

扩展

AA+B(A+BA+B+C) 新生的群体

17、美国学者蒂施勒和贝里根据种族关系发展的过程把群体互动的结果归纳为五类:1)灭绝或驱逐,2)隔离,3)分层,4)多元化,5)同化或通婚 (课本P82

18、戈登的变量体系(课本P8485 1、文化或行为的同化:1)语言(2)宗教(3)风俗习惯 2、社会结构的同化 3、婚姻的同化 4、身份认同的同化 5、意识中族群偏见的消除 6、族群间歧视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66e69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