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灵活使用教材(1)

时间:2022-03-20 10:58:3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例说数学课中对教材的使用

教材是教师设计和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尤其是新教材中,编者精心地在缤纷生活中寻觅、捕捉了很多精彩的数学镜头,为教师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提供了便利。但是,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利用好这些情境,值得我们教师探讨。 1. 对教材实行加工

小学教科书第二册《十几减9》这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将情境图实行了加工: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设法遮住,让学生自主发现信息,提出学生最想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样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逐步提升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水平。

再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节课时,我们发现教材提供的情景图即使漂亮好看,但是挂的彩旗、彩花和灯笼颜色排列单一,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束缚学生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改变灯笼、彩旗排列的规律,避免了例题的单一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不但提升了知识的开放性,避免了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 适度拓展教材

拓展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水平的因素,对教材内容实行拓展、引伸。如教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9页“用数学,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实行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很快就会说出“水里有 8 人,岸上有 6人,一共有多少人?”能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8 + 6 = 14。这时,问题已解决,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能够结束教学。而我却又问:“求一共有多少人?除了能够按水里和岸上来算,还能够把这些人分成怎样的两部分来算?”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能够按男女生性别两部分算,有的说能够按老师和学生两部分算,还有的说能够按有游泳圈与没有游泳圈来算等。这样,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3.挖掘教材资源

深造教材就是突破教材的束缚,抛弃教材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景,根据教学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情景。如:第二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中给我们提供了一幅情境图,让学生通过看图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来引出加法算式10 + 20 ,进而研究它的计算方法。而实际上花摆在那里,学生不需要计算一眼就能看出是 30 盆,这对于孩子来说,好像没有急于解决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我打破教材束缚,创设了一个到商店购买商品的情景图,让学生看着这幅图,提出各种问题,然后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买一个书包和一个布娃娃一共要花多少钱?”列出加法算式:40 + 30 =?” 然后研究计算方法。因为到商店购买学习用品是学生熟悉的情景,“想买什么?一共花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借助这个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商品,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很自然把学生带入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学习之中。

总来说之,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有文章可做,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就一定能开垦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1c20f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