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诗歌精品

时间:2023-01-08 09:17: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历史、政治、方法、模式、传统、矛盾、难点、现代、发展、发现、了解、特点、关键、情绪、意识、信念、理想、思想、精神、基础、倾向、重点、方式、特色、结构、主体、力度、营造、形成、崛起、不妥协、忧患意识、新境界、内心、核心

第九章 20世纪80年代诗歌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以来诗歌发展的概况、各流派的代表诗人、审美特征、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各流派的特征;朦胧诗的命名、特征及代表诗人的风格特征。 【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繁荣期。诗歌从大悲大喜的歌颂和控诉,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走向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和体察。

一.归来者的诗 (一)指称与成员

指由于政治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终止创作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1980年,艾青出版诗集《归来的歌》,流沙河、梁南也分别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归来”的诗人包括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被划为右派的诗人(艾青、公木、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梁南等),因“胡风集团”事件遭难的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冀汸、鲁藜、彭燕郊等)60年代因政治原因从诗坛消失的诗人(蔡其矫、辛笛、陈敬容等)

(二)归来的诗歌的特征:

1.个人心理情绪的“自白”性质。艾青《鱼化石》 2.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公刘《沉思》 (三)归来诗人的代表诗歌: 艾青《鱼化石》《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曾卓《悬崖边的树》 公刘《沉思》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

熊召政《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 二.朦胧诗

朦胧诗是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杨炼、江河、食指、芒克、多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革中的地下文学1980年前后,朦胧诗迅速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命名——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1980·8《诗刊》(以“看不懂”为由,宣判其为“非诗”从而取消其“合法性”

朦胧诗讨论中有关“崛起”的三篇文论: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一)朦胧诗的主题:

1.思想内容上: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重新确定人的自我价值,追求自由人格,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

2.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舒婷《致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橡树》《神女峰》《惠安女子》

3悲壮的英雄意识和忧患意识。把个人与民族的命运连系在一起,表达对民族、对历史的思考。北岛、杨炼、江河等诗人。

(二)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意象化、象征化、哲理性。朦胧诗大都采取心灵独白和倾诉的视角,采用象征、暗示和隐喻的表现方法,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与表现,形式和语言具有“陌生化”效果。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粱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顾城《远和近》

1.打破了现实主义审美模式。

即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2.打破了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

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游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单向状态。

3.采用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

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更多的是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

(三)朦胧诗代表诗人诗作: 1.北岛

北岛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顾城诗选》等。名诗有《回答》《一切》《宣告》《走吧》等。

1)诗歌内容:“正义的守望者”

一个清醒而孤独的觉醒者的自我描绘和内心表达:《回答》

对正义的坚守,对苦难的坚定承受,对自我理想人格的悲壮颂歌:《宣告》 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一切》 爱情诗,表现出一种人本主义信念:《红帆船》 2艺术特征:

坚硬的力度和冷峻的风格:北岛诗歌的质地是坚硬的,是黑色的。北岛诗的关键词是“不”。具有强烈的否定意识,怀疑、批判精神,坚定不妥协的意志。与此相应的是他的诗常用断言式的句式,形成一种宣言式的诗风。

充满悖论的意象群:一是作为理想世界和人道世界的象征物,如天空、鲜花、红玫瑰、土地、野百合等,二是带有否定色彩和批判意味的意象群,如网、生锈的铁栅栏、颓败的墙等。

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 2.舒婷

舒婷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其中的名诗有《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传达忧伤而美丽的诗情,选择矛盾的对立的意象,借助转折、假设、让步式的语序来构筑多元立体情绪结构。

1)主题:一代人的痛苦、失落、追求;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追寻;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爱情的咏唱

《神女峰》基于生命本真的呼唤,是对传统道德训诫的背叛;《惠安女子》体现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滴水观音》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女性视点与情怀。

《雨别》《赠》《无题》这些写于20世纪70年代的诗作,以细腻感性的笔触描画出一个“你在爱着”的女性暗恋者形象,铺展开一段“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的爱情轨迹。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97ece293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