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赏析 【双调】蟾宫曲·梦中作 年代:元代 郑光祖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双调 曲牌:蟾宫曲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作者简介]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附近〕人。曾任杭州路吏。病卒,葬于西湖灵芝寺。他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录鬼簿?说他“名闻天下,声振闺阁〞。艺人们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写过杂剧18种,现存?倩女离魂?等8种。?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6首,套数2套。 [注解] 钱塘:杭州,曾为南宋都城,为歌舞繁华之地,这里用南刘钱塘名妓苏小小的故事。 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古云梦泽中。宋玉曾写?高唐赋?,表达楚襄王游高唐,梦中与巫山神女欢会。 疏棂:大格子窗户。 缥缈:隐约。 梨花淡妆:形容女子装束素雅,像梨花一样清淡。 兰麝:兰香与麝香,均为名贵的香料。 ①歌罢钱塘:用南齐钱塘名妓苏小小的故事。?春渚纪闻?记载她的?蝶恋花?词一首,词中有“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之句。钱塘,即杭州,曾为南宋都城,古代歌舞繁华之地。 ②赋罢高唐: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古云梦泽中。相传楚怀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与其欢会,见宋玉?高唐赋?。 ③罗帏:用细纱做的帐子。 ④疏棂:稀疏的窗格。 ⑤缥缈:隐约、仿佛。梨花淡妆:形容女子装束素雅,像梨花一样清淡。此句化用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诗意。 ⑥依稀:仿佛。兰麝:兰香与麝香,均为名贵的香料。 [译文] 窗儿半掩,幽深的梦境朦胧迷茫,好似苏小小的歌声刚刚停歇,又好似才和神女欢会在高唐。夜风吹入轻罗帐,透过疏朗的窗棂,使人清爽,月光如水映照着纱窗,面前隐隐约约出现了她淡雅的形象,仿佛还能闻到她那兰麝般的余香。这一切都唤起我思量,本想不思量,又怎能不思量! 赏析: 此曲写梦中与情人幽会,醒来后茫然假设失的情景,表现了对情人的刻骨相思。作者的构思很特别,他细致地绘声绘色描述梦境中幽静美妙而又凄寂的景物。曲子写梦境,写幻觉,惝恍迷离,虚实相生。全曲感情真切,辞藻华美。结尾三句反复咏叹,尤见其一往情深。 梦本身就有惝恍迷离的意味,何况是“幽梦〞;“幽梦〞后着“微茫〞二字不算,前方还以“半窗〞作为限制。这一先声夺人的起笔,绘出了朦胧、悱恻的气氛。两处“罢〞字,见出梦影残存,言下有无限惆怅。使用钱塘歌、高唐赋两个典故,并不表示梦境中出现的女子是妓女或仙鬼,仅说明男女双方情意绸缪,而这种欢会除了梦中以外,生活中几乎不存在时机。诗人故示朦胧,是为了留护这种只有两心才知的秘密细加品温,却也显出不能实实在在地占有的隐痛。 前文是似梦非梦,半醒不醒。“风入〞的三句,渡人觉醒,迎接诗人的是现实世界的一片凄清。“罗帏〞、“疏棂〞、“纱窗〞,同风、爽、月这些清晰切近的感觉印象搭配在一起,是对“幽梦〞的反衬,含有诗人独处独宿的孤单情味。再入梦已不可能,他却执著地追寻着前尘旧影。缥缈的幻觉中得以如愿,不仅如见其人,而且如闻其声。“梨花淡妆〞、“兰麝余香〞,补出了“半窗幽梦〞的内容,见出幽梦的可恋,也见出诗人的多情。有色有香,却“缥缈〞、“依稀〞,这种幻觉正反映了梦境在心灵上留下的强烈刺激。当然,妆而淡,香而余,似实似虚,假设有假设无,这本身就说明了醒后的追忆与梦境的感受已存在着偏差,不用说梦境与生活的实情更是相去甚远。作者虽是不露声色地平静叙出,字外却存着无限的怅惘与伤心。 末尾三句,“唤起思量〞不言而喻。“待不思量〞是由于思量太苦,也是诗人故作铁石心肠。因为“怎不思量〞,爱情的力量岂能抗拒!三处“思量〞,经历了一个“一无一有〞的曲折,通过这欲罢不能的一笔,更见出了诗人的一往情深与愁绵恨长。 这支散曲题目为“梦中作〞,当然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不过从全篇内容来看,当是出梦后回忆时所作。看来这并非作者留梦心切,神智惝恍,产生了错觉;而正是所谓“直道相思了无益〞〔李商隐?无题?〕,才成心给它披一件“梦〞的外衣。诗人以婉丽的笔墨,借幽梦写情愫,欲处处掩抑心灵的伤口;但天下的至情、深愁,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感的。清人乐钧有首?浪淘沙?,其下阕不约而同,恰恰可以作为本曲的缩影,故抄录于下: “昨夜枕空床,雾阁吹香。梦儿一半是钗光。如此相逢如此别,怎不思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4a51ee6c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