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报名复审问古诗

时间:2022-08-02 17:11: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生报名复审问古诗

静夜思 李白 〔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问题:

一、这诗有不同的版本,宋代的版本,原文不是这样的,这是真的吗?

二、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写月的诗特别多?什么情况? 三、“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的意思是什么?

四、这诗选入《唐诗排行榜》排名三十一位,这样的排名大家又怎么看?

五、这诗被称为“妙绝古今”,它的成就为什么这么高? 问题一,据说,现存最古老的版本是宋代的,原文与课文略有不同,版本原文是“举头望山月”不是“举头望明月”,何人何时撰改了,不得而知。从艺术效果看,举头望明月,更为自然流畅,更易记忆。因此,该版本流行开后,原版本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问题二,中国古诗中写月的诗非常多,它是古代的一个传统主题。《诗经》有一首《月出》,写月下美人,美女与月色,交相辉映,相互映衬,意境优美动人。有关写月的诗歌,太多太美,基本历朝历代都有名篇佳作。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篇《春江花月夜》,


以月起兴,以月结尾,写得摇曳生姿,韵味无穷。他的诗仅存二首,凭这篇便获得“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盛誉。在古诗中,以月为题,借月发挥,或写羁旅之苦,或抒思乡之情,或寄念远之意,数量众多,质量也很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另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歌也不少。

问题三,“床前明月光”“床”的意思是什么?查了一下资料,说这”“目前有五种解释,一首经典之作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岐义。“一指井台,二指井栏,三说“床”“窗”的通假字,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五指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究竟是那一种解释较为合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只要理解为作者在床边附近,这样就可以。至于这个床,是什么样的,从艺术上,想象成普通的床就行,效果一样。

问题四,这诗选入《唐诗三百首》,有本《唐诗排行榜》的书,这诗也被选入,排名三十一位。这样的排名偏高还是偏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文无第一,文章搞排名,都是逗着玩,博大家一笑。但如果有人问,大家能够靠得住地背得出来的唐诗是那一首,我想这诗可能排名第一位了。

问题五,这诗被誉为“妙绝古今”,它的成就为什么这么高?首先,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文学艺术论的宏大命题。无数前辈学者穷尽一生的精力去追寻答案,他们已经作了很多经典的论述。我这里逗着大家玩乐,也说说自己的见解。大凡杰出的作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人性。文章就是架起艺术与心灵的一道桥梁。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基于这一点,所以文章有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的人性本质。但人性有些东西是相通的,如人人皆有恻隐之心,这是人性共通的东西。经典的作品,大都直通人性的本质。这就要求,作


品的艺术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即以作品为思维的起点,这思维无穷无尽,令人回味无穷。因此,它要满足两个条件,作品艺术效果从思维的角度而言,它的逻辑要自洽,不能自相矛盾。第二,文章是架起心灵的桥梁,这道桥梁最起码不能走到桥中央就断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内容与形式,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最后,引有明人胡应麟说的话: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它有两层意思,信口而成意味出乎本心,即通人性,“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意指艺术表现的纯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caeff9a2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