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招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职校招生形势是严峻的,而且其严峻程度超出了许多人的意料。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今年职校招生报名人数的大幅度下滑?劳动主管部门和技工学校如何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使职校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再现昨日的辉煌?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供有关部门与从事职校的同仁们参考。 一、造成职校招生人数锐减的原因 今年报考技校的考生人数较之往年大幅度下滑,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这里既有社会变革发展时期所产生的外部影响,也有我们在认识和管理上的一些主观因素,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问题。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技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分配和定向接收逐渐向以推荐就业、协议就业为主的新型就业模式转变,职校学生国家不再统包统分,尤其是去年的毕业生基本上不再统一安置,这在大多数人们的就业观念还没跟上社会变化的时候,必然影响技校今年的招生报名。国家“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和劳动预备制度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大量未经培训的劳动力进入工厂企业的渠道没有堵死,在技校毕业生未经妥善安置的情况下,不少操作技能并不过硬的其它职校毕业生通过不同渠道得以安置,也严重影响社会上对报考职业学校的信心。总之经过二至三年的职业技能训练,毕业后大多数学生得不到基本的就业保障是造成今年报考人数锐减的首要原因。 2.教育部门实行的系统保护。 在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就整体而言,职高(专)明显处于劣势,地方教育部门为保护本系统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其具体作法主要表现为:一是进行行政干预,通过给所属各中学下文件、压指标的方式保证地方职业学校的生源;二是对学生报考职高(专)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劝说,面对技校招生基本是采取不宣传、不提倡、不反对的“三不”态度;三是将考入职高(专)的学生纳入中学升学指标,使技校从招生政策、计划到报名的宣传组织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由于每年90%以上应试学生都集中在各个中学,在职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逐年丧失的情况下,技校招生报名的被动态势自然就不可避免。 3.企业改制与下岗分流的影响。 目前,很多人对国家进行企业改制的意义缺乏理解和认同,简单地认为:企业现有在岗职工还在下岗,上完技校也难以安置,使不少学生和家长对技校毕业后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也是导致今年报考人数锐减的因素之一。再者,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重新就业,分散了劳动部门对技校毕业生就业安置的关注。此外,不少下岗职工子女都是技校的潜在生源,由于下岗后不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下降,致使不少学生望学兴叹。 4.就业观念跟不上社会发展。 社会上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学生家长还是抱着老观念不放,总认为上技校不包分配,上了也白上,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给技校招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5.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问题。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一股办学热潮,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异彩纷呈,就整体而言,其主要特征是师资缺、条件差、层次低、时间短、“见效快”。其弊端有二:一是通过各种不切实际的宣传与正规技工学校争夺生源;二是由于其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而损害劳动主管部门发放的技术等级证书的信誉。技校学生经过二至三年的学习才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是劳动主管部门对技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肯定与认可,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信誉的降低自然殃及技校毕业生,并损伤其在社会上的就业优势,自然会影响到技校的招生。 二、扭转技校招生被动局面的对策 首先,技工学校及各级劳动主管部门要努力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安置工作,保障85%以上的学生毕业后有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认真落实国家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和劳动预备制度,确保未经培训人员不得进入企事业工作岗位。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维护劳动部门的权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信誉,保证技工学校的传统办学优势在新形势下得以继承和发扬。 其次,协调与教育部门的关系,如职高(专)一样,将各中学升入技校的学生也纳入该学校当年的升学指标,在招生宣传和报名组织方面,真正做到职高(专)、技校机会均等,平等竞争。 第三,技工学校自身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完善实习实验条件,强化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办出自己的技工特色。学校真正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第四,技校和劳动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引导工作,扩大技校在社会上影响,真正做到让农村考生及家长了解技校,让城镇考生及家长转变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d3a04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