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苏东坡 读罢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在总结归纳后终也有所心得,苏轼苏东坡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形象在我的脑海中鲜明深刻,却又有些忽隐忽现。前者是因为作者在书中的细心刻画出的历史人物可谓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而后者是因为我自身实在跟不上苏东坡那灵动飘忽的思维方式,在他的诗歌中,总是抓不到那些真情所在,看不懂他想表发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但每每再读时,都能从不知所云中有所新得。 江山代有才人出,老天派下个苏轼去扰动宋代的诗坛。既然想让他写诗,自然就要把他往写诗上引,当然四书五经、科举考试这些基础内容是不可或缺的,苏东坡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一身才气求得一官可做。可之后呢?只身从政、投身文案书简可写不出来许多诗歌。于是他被变法的洪流、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开始了流放生涯。这次流放的起点便是乌台诗案,一走便到了黄州。也是在黄州这里,苏轼为自己起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外号:“东坡居士”。相处实在黄州之东的山坡上,苏轼开始了迫不得已也梦寐以求的农耕生活,无权无势,远离尘嚣,恰是作诗时。 我很喜欢林语堂先生写的这本书,因为细节处的认真。比如书名。这个细节似乎微不足道,但也有些趣味。作者为书起的名是“苏东坡传”,而不是“苏轼传”。按理说,既然是为古人做传,总该是要正规正举些,比如司马迁写史记中的列传,上来都会排好主人公的名字号,在慢慢介绍生平。而书名直接用传主的外号,似乎显得有些轻慢。但回想苏轼本人,他又会作何感想?我想,他的旷达心不会对此产生任何反感,而是赞赏有加。 在黄州、在杭州、在常州,流放中的苏轼不是没有经历过烦闷颓废时,不是没有心情郁闷、郁郁寡欢的时候,这或许就是上天的安排,苏轼手捧一身才气,并没有就此被掩埋。苏东坡毕竟是苏东坡,在那山水中,远离纷争,既然无法奉献才华与国家,那就把那才华留给自己、留给诗歌、留给自然。那连篇的惊世之章,不都是在此时处于那笔下吗? 其实苏轼写诗的动机大多是很单纯的,安他自己的说法,就只是为了自己或别人感到开心就行了,或许有些时候也写过干谒诗,或批判政事的名句,但真心想要写诗时,都是为了欢乐。这个道理,类似于贝多芬生前气息微弱时也要写完《欢乐颂》的心态。因为能肆意玩弄诗句,在山水的景色中陶冶自身,苏轼也形容自己在黄州那段生活是“神仙般的生活”,自嘲与悠然的心态溢于言表。 我将初中时苏轼写的那部随笔名篇《记承天寺夜游》背地很熟,这篇小品把那熟悉间的快乐描述地很动人,这与他苦中作乐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在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外时苏轼的生活除了苦些外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他的兴趣爱好不是仅仅靠“多方面”就可以形容的。作为纯正的儒家出身,却信佛,他有个佛门朋友叫做佛印,经常与他谈笑与山水间;晚年时还求与道家,想要炼丹羽化成神仙而长生不老。这种不自觉地将儒释道融合与一身的文人可以说比较难得。此外,瑜伽、书法、国画等都是苏信手拈来之技。 书中最动人的莫过于苏家二兄弟的情谊。二人气质不同,形貌各异:子由沉稳、实际、拘谨,而东坡轻快、开朗、天真。但他们在政治上看法相似、立场相同。在中秋团圆时,兄弟二人一同赏月、彻夜长谈,共论诗文、论政事,在思想共鸣时给局外人一种独特的思维享受,有一种阴阳调和的美感,这也是本书中一个不可磨灭的亮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正如作者在书的末尾写道:“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的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精神、他的诗歌将永远传颂下去,滋润无数饥渴迷茫的心灵,那从他自己经历的苦难中所提取的精华将是带给我们这些后人最好的精神食粮 2018.8.10 韩晓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03cc4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34.html